偏宜赋鹦鹉,更可咏鸳鸯
出处:《绿端砚为严藕渔宫允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亦欲向羚羊,兼金买一方。
偏宜赋鹦鹉,更可咏鸳鸯。
色并黄裳美,情分碧玉香。
不须鸲鹆晕,已比水岩长。
偏宜赋鹦鹉,更可咏鸳鸯。
色并黄裳美,情分碧玉香。
不须鸲鹆晕,已比水岩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绿端砚为严藕渔宫允作》组诗的第四首。诗中以绿端砚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严藕渔的深情厚谊与赞美。
首句“亦欲向羚羊”,以羚羊比喻绿端砚的珍贵与稀有,暗示绿端砚如同珍稀的羚羊一般,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接着“兼金买一方”一句,进一步强调绿端砚的难得与珍贵,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才能得到。
“偏宜赋鹦鹉,更可咏鸳鸯”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绿端砚赋予了鹦鹉与鸳鸯的形象,表达了绿端砚不仅材质珍贵,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极具魅力,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如同鹦鹉的鸣叫与鸳鸯的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色并黄裳美,情分碧玉香”则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赞美绿端砚,将绿端砚的颜色与黄裳(古代服饰的一种)相比较,形容其色泽之美;同时,以碧玉的香气来比喻绿端砚散发出的清新高雅之气,进一步突出了绿端砚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情趣。
最后,“不须鸲鹆晕,已比水岩长”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说明绿端砚的纹理与色泽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无需额外的装饰或润饰,就已经超越了自然界的水岩之美。这里不仅赞美了绿端砚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严藕渔宫允才华与品味的高度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绿端砚的细腻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绿端砚作为艺术品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敬意,是一首兼具艺术欣赏与情感寄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