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惟馀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全文

惟馀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

君家稻田冠西蜀,捣玉扬珠三万斛。
塞江流柿起书楼,碧瓦朱栏照山谷。
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
惟馀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
江上青山亦何有,伍洲遥望刘郎薮。
明朝寒食当过君,请杀耕牛压私酒。
与君饮酒细论文,酒酣访古江之濆。
仲谋、公瑾不须吊,一酹波神英烈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和豪放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自己的胸襟与情操。

“君家稻田冠西蜀”一句,设置了诗歌发生的地点,是在四川地区的一个贵族家庭的稻田中,这里“冠”字用得好,既形容稻田的繁盛,又暗示主人家的富贵。紧接着,“捣玉扬珠三万斛”,则是对这个家族财富的夸张描写,通过古代珍宝的堆砌,表现了他们的豪华生活。

“塞江流柿起书楼”一句,转到了书房的情景,“碧瓦朱栏照山谷”,则是对这书房环境的细致刻画,展示了诗人对于学问与自然之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两句,更是豪放情怀的体现。诗人通过对主人家庭挥霍无度、不计后果的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态度。

“惟馀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学问与情怀。这里的“旧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这一百车书籍,被装载到船上,流向荆江,既有对知识渴望的表达,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某种期待。

最后三句,“江上青山亦何有,伍洲遥望刘郎洑。明朝寒食当过君,请杀耕牛压私酒。”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向往。通过提及“伍洲”与“刘郎洑”,不仅是在地理上的描绘,更是在历史文化上的呼应。而最后一句,则是在提醒主人,明天寒食节应当过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主人的交谊和对美酒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豪门生活、个人学问情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回忆等多维度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