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花闲秀色,三十六峰前
出处:《陈九溪中草堂》
唐 · 法振
溪草落溅溅,鱼飞入稻田。
早寒临洞月,轻素卷帘烟。
䪻帻题新句,蓑衣象古贤。
曙花闲秀色,三十六峰前。
早寒临洞月,轻素卷帘烟。
䪻帻题新句,蓑衣象古贤。
曙花闲秀色,三十六峰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溪草:溪边的草。溅溅:水声。
鱼:鱼儿。
稻田:稻田。
早寒:早晨的寒冷。
洞月:山洞里的月光。
轻素:轻盈的白色。
帘烟:如烟的帘幕。
䪻帻:斗笠。
新句:新写的诗句。
蓑衣:蓑衣。
古贤:古代的贤人。
曙花:黎明的花朵。
闲秀色:悠闲的秀美色彩。
三十六峰:指山峰。
翻译
溪水潺潺,草叶飘落溅起水花,鱼儿跃入稻田间。清晨寒气笼罩山洞,洞口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轻纱般的薄雾缭绕在帘幕之上。
头戴斗笠,我在上面题写新的诗句,身披蓑衣,仿佛效仿古代的贤人。
曙光中的花朵悠闲地展示着它们的秀美色彩,就在那三十六峰之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秋景。开头两句“溪草落溅溅,鱼飞入稻田”通过对溪水中飘落的草和鱼儿跃出水面的生动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丰富。接下来的“早寒临洞月,轻素卷帘烟”则营造了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洞中的早晨寒气伴随着柔和的月光,而轻薄的纱帛卷起了带有淡淡烟雾的窗帘。
诗人在“䪻帻题新句,蓑衣象古贤”中流露出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之情。"䪻帻"指的是古代书写竹简的方式,而“蓑衣象古贤”则是通过简单朴素的衣着来比喻那些古代的高尚品德。
最后,“曙花闲秀色,三十六峰前”展示了清晨曦光下的花朵无声地展现其美丽,而“三十六峰前”则为画面增添了一种开阔与深远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构建了一个既有情感寄托又饱含哲理思考的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