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取延津为海色,还愁太岱压秋霜
出处:《于鳞返济南追之不及作》
明 · 王世贞
看君匹练出吴阊,忽尔双旌指济阳。
长河不散真人紫,落日时怜我马黄。
欲取延津为海色,还愁太岱压秋霜。
登龙回坂皆吾事,踯躅孤城泪万行。
长河不散真人紫,落日时怜我马黄。
欲取延津为海色,还愁太岱压秋霜。
登龙回坂皆吾事,踯躅孤城泪万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于鳞返济南追之不及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于鳞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不舍。
首联“看君匹练出吴阊,忽尔双旌指济阳。”以“匹练”和“双旌”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别的场景,将离别之情寓于壮丽的景象之中,既展现了友人的英姿,也暗示了离别的不舍。
颔联“长河不散真人紫,落日时怜我马黄。”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长河的紫色与落日的余晖,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这里的“真人紫”和“马黄”分别借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颈联“欲取延津为海色,还愁太岱压秋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内心的感受。诗人想象着将延津的水色变为大海的颜色,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同时又担心泰山的秋霜会压倒心中的温暖,形象地表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忧虑。
尾联“登龙回坂皆吾事,踯躅孤城泪万行。”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舍。在友人离去后,诗人独自面对登龙回坂的路程,心中满是泪水,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