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又望都门去,昨夜邮亭剩几家
出处:《还至吴门送朱方黯就徵北上二首》
明 · 黎遂球
枯柳桥头壅白沙,酒旗何处问啼鸦。
逢君又望都门去,昨夜邮亭剩几家。
逢君又望都门去,昨夜邮亭剩几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而深沉的画面,通过枯柳、白沙、酒旗和啼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与思乡的情感氛围。
首句“枯柳桥头壅白沙”,以“枯柳”、“桥头”、“白沙”三个元素构成画面的背景,枯柳象征着生命的衰败,桥头则暗示着过渡与别离,而“白沙”的出现,既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对比,也预示着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整体给人一种萧瑟、寂寥的感觉。
次句“酒旗何处问啼鸦”,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酒旗在风中飘扬,却无人问津,只有啼叫的乌鸦似乎在寻找归宿。这一句通过酒旗与啼鸦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寻求。
第三句“逢君又望都门去”,直接点明了人物的动作与情感。主人公在与友人分别后,再次面对离别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故乡的思念。“都门”通常指京城的大门,这里既代表了离别之地,也象征着远离家乡的旅程。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离别与远方的复杂心情。
最后一句“昨夜邮亭剩几家”,通过描述昨晚经过邮亭时仅剩几家旅店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旅途的孤独与艰难。邮亭作为古代传递信息的驿站,此处成为旅途中唯一的慰藉,但即便如此,也只剩下几家,暗示了旅途的荒凉与人烟稀少。这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推进,展现了离别与思乡的主题,以及旅途中面临的孤独与挑战。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刻,是明代诗歌中值得品味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