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乾
出处:《夜集田卿宅》
唐 · 贾岛
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
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乾。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
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乾。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
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朗咏:吟诵。高斋:高大的书斋。
古调:古老的曲调。
翻鸿:飞翔的大雁。
桂水:泛指有桂花的江水。
桑乾:古代河流名,今称桑干河。
玉漏:古代计时器,用滴水声计量时间。
曙:黎明。
翛翛:形容竹声或风声轻柔。
竹籁:竹林中的声音。
曩年:过去的一年。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贵族聚居地。
翻译
在高高的书斋中吟诵,仿佛弹奏古老的曲调。大雁翻飞向着桂花江,雪花飘过桑乾河两岸。
滴答的玉漏声中曙光渐现,竹林中的乐音渐渐消散。
过去也曾在此留宿,那时正值五陵之地的严寒季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一句,通过对比,将诗人在高楼下的吟诵声与古琴的弹奏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乾"两句,则是诗人借用自然景象,通过鸿飞的方向指引着桂水的流向,以及纷纷扬扬的雪花如渡船般穿越广阔的桑田(即黄河北岸),表现出一种奔放不羁的情怀。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两句,则通过对夜晚时分的描写,以及竹篱的破旧,传达出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与凄清。最后,"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一句,透露了诗人此行重游旧地之情怀,同时提及“五陵”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记忆与历史感怀的交织,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