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暇按民俗,适游心意欢
出处:《达观亭》
宋 · 蔡襄
峭峻钓龙石,飞亭压其端。
旷彻四无际,因之名达观。
扳云跻大庭,仙路何纡盘。
秋明澄远绿,晚霁凝新寒。
城郭烟火稠,水陆渔樵安。
偶暇按民俗,适游心意欢。
鸣弦俯清流,对酒环苍山。
重拂衣裾净,从带夕岚还。
旷彻四无际,因之名达观。
扳云跻大庭,仙路何纡盘。
秋明澄远绿,晚霁凝新寒。
城郭烟火稠,水陆渔樵安。
偶暇按民俗,适游心意欢。
鸣弦俯清流,对酒环苍山。
重拂衣裾净,从带夕岚还。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达观亭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在此处的游历体验。"峭峻钓龙石,飞亭压其端"展现了亭子坐落在险峻的石头上,犹如龙飞凤舞。"旷彻四无际,因之名达观"表达了亭子视野开阔,给人以豁达开朗的感觉。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扳云跻大庭,仙路何纡盘",描绘了登亭之路如仙人之路般蜿蜒曲折。
诗人欣赏着"秋明澄远绿,晚霁凝新寒"的美景,远处的绿色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雨后的新寒则增添了宁静的氛围。城市的烟火气与山水间的渔樵生活形成对比,"城郭烟火稠,水陆渔樵安"体现了生活的和谐宁静。
诗人偶得闲暇,深入民间,"按民俗",心生欢喜。在清流边弹琴,对着青山饮酒,"鸣弦俯清流,对酒环苍山",尽显文人雅趣。最后,诗人衣襟洁净地离开,带着傍晚山岚的余晖,"重拂衣裾净,从带夕岚还",留下了一幅宁静而归隐的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达观亭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达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