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鲁叟若逢应不哭,不比哀公十四年全文

鲁叟若逢应不哭,不比哀公十四年

出处:《
明 · 徐渭
光山产麟光烛天,无心住世去飘然。
鲁叟若逢应不哭,不比哀公十四年

鉴赏

这首诗《麟(其二)》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诗中以“光山产麟光烛天”开篇,描绘出麒麟降生时的祥瑞之象,仿佛光芒照亮了天空,预示着非凡的降临。接着,“无心住世去飘然”一句,表达了麒麟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似乎它并不眷恋尘世,而是选择飘然离去,追求更为高远的精神境界。

“鲁叟若逢应不哭”,这里借用了孔子(鲁叟)的故事,传说孔子曾因麒麟的出现而悲痛,因为麒麟被视为圣兽,它的出现象征着盛世的到来,但同时也意味着即将逝去的旧时代。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不比哀公十四年”则进一步强调了麒麟出现的意义超越了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它象征的是更广泛、更深远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句话暗示,尽管历史上哀公十四年的事件具有重要性,但麒麟的出现所代表的意义更为深远,它触及的是人类文明的深层次价值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麒麟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探讨了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