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静者寿偏高,石枕藤床最不劳
出处:《哭从兄弟铁峰八首》
明 · 苏葵
常言静者寿偏高,石枕藤床最不劳。
林下已闻凋玉树,世间原未长蟠桃。
四方上下魂何在,万物洪纤数莫逃。
休道巫咸招不得,想无遗恨恋东皋。
林下已闻凋玉树,世间原未长蟠桃。
四方上下魂何在,万物洪纤数莫逃。
休道巫咸招不得,想无遗恨恋东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的《哭从兄弟铁峰八首》中的第七首,以哀悼亡故的兄弟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句“常言静者寿偏高”,开篇即以古人对长寿的观念引入,暗示逝者生前的宁静与长寿。接着“石枕藤床最不劳”一句,描绘了亡者生前休息的场景,石枕与藤床的自然材质,营造出一种朴素而宁静的生活氛围,也暗含着对逝者生活简朴的赞美。
“林下已闻凋玉树,世间原未长蟠桃。”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生命的脆弱与短暂。玉树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蟠桃未长则寓意着长生不老的神话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四方上下魂何在,万物洪纤数莫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死的思考。四方上下,指空间的广阔;万物洪纤,指时间的漫长与事物的多样。然而,无论空间如何广阔,时间如何漫长,生命的终结与灵魂的归宿都是无法逃脱的宿命。
最后,“休道巫咸招不得,想无遗恨恋东皋。”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不舍。巫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仙,此处借以表达对逝者灵魂的召唤与挽留的愿望。然而,诗人意识到,即使有再强的召唤力量,也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因此“想无遗恨恋东皋”,表达了对逝者没有遗憾地离开世界的理解与接受。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亡故兄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