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喜自如,贲趾出无车
出处:《读旅闷诗再赋》
宋末元初 · 方回
身心喜自如,贲趾出无车。
官职休停后,田园废荡馀。
宁从若敖馁,不奉子公书。
折槛今烟草,朱云气未舒。
官职休停后,田园废荡馀。
宁从若敖馁,不奉子公书。
折槛今烟草,朱云气未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身心:指人的精神和身体。自如: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贲趾:古代贵族出行时乘坐的马车。
无车:不用乘车。
官职:官位或职务。
休停:停止或退休。
田园:农田或家园。
废荡:荒废、废弃。
宁:宁愿。
若敖:春秋时期楚国的贵族。
馁:饥饿,贫困。
子公:可能是某官员的尊称。
折槛:比喻直言进谏,这里指朝廷。
烟草:形容荒凉破败。
朱云:西汉时期的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气未舒:意指朱云的正直精神还未得到施展。
翻译
身心感到无比自由自在,出行不再依赖车辆。自从官职停止后,田园荒废,只剩残余。
我宁愿像若敖氏那样贫困,也不愿接受子公的书信召唤。
如今的朝廷如同破败的屋檐,朱云的正直之气仍未舒展。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读旅闷诗再赋》。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田园生活的情怀。
“身心喜自如,贲趾出无车。”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快乐和自由,没有依赖外物,更不需要华丽的车马来装饰自己的生活。贲趾,即是脚步,这里形象地说明了诗人的自然与自由。
“官职休停后,田园废荡馀。”诗人在经历过世俗的官场之后,选择了退出,回到田园生活。这一转变让他的心灵得到净化,而田园生活也因久废而显得有些荒芜。
“宁从若敖馁,不奉子公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的珍视,以及对权贵礼节的拒绝。宁愿选择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也不愿意去遵循那些繁文缛节的规矩。
“折槛今烟草,朱云气未舒。”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诗人在折断了围栏之后,正享受着烟草带来的淡雅乐趣,而那红色的云彩中蕴含的气息还未完全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田园生活,以及对自然无为和世俗礼节的态度,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简单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