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长信宫中犹却辇,朝元殿上已批鳞全文

长信宫中犹却辇,朝元殿上已批鳞

出处:《明季咏史十三首
清 · 张笃庆
遗诏何曾立九嫔,汉家倾国李夫人。
龙髯此日方长痛,鹤御经时未即真。
长信宫中犹却辇,朝元殿上已批鳞
深心终是资元老,免使垂帘溷紫宸。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权力更迭、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首句“遗诏何曾立九嫔”,以汉代李夫人之事开篇,暗指历史上君主在权力交接时的复杂情感与决策之艰难。李夫人虽非正妻,却深受宠爱,死后其子得以承继帝位,此处以“九嫔”泛指后宫众多妃嫔,隐含了宫廷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不确定性。

接下来,“汉家倾国李夫人”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李夫人的影响力及其对王朝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后宫政治对国家命运的潜在影响。随后,“龙髯此日方长痛,鹤御经时未即真”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君主的哀痛比作龙髯般长久不息,而鹤御则象征着君主的驾崩,表达了对君主逝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继承人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权力交接的不易。

“长信宫中犹却辇,朝元殿上已批鳞”两句,分别描绘了后宫与朝堂两个场景。长信宫中,皇后或贵妃可能还在犹豫不决,而朝元殿上,新君已经登基,开始处理政务。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权力更迭过程中不同人物的心态和行动,以及权力中心的快速转移。

最后,“深心终是资元老,免使垂帘溷紫宸”两句,表达了对老臣智慧和经验的重视,希望他们能辅助新君,避免出现因年轻或无知而导致的决策失误。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力集中于一人之下的担忧,呼吁保持政治清明,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纷争和混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权力交接过程中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以及老臣在稳定政权、指导新君方面的作用,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政治智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