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清貌淩寒玉,朝来拜拾遗全文

清貌淩寒玉,朝来拜拾遗

出处:《送崔拾遗赴阙
唐 · 朱庆馀
清貌淩寒玉,朝来拜拾遗
行承天子诏,去感主人知。
剑佩分班日,风霜独立时。
名高住不得,非与九霄期。

拼音版原文

qīngmàolíngháncháoláibàishí
xíngchéngtiānzhàogǎnzhǔrénzhī

jiànpèifēnbānfēngshuāngshí
mínggāozhùfēijiǔxiāo

注释

清貌:清秀的容貌。
淩寒玉:寒冬中的美玉。
拾遗:拜见或寻找失落的事物。
行承:接受并执行。
天子诏:天子的命令。
主人知:主人的理解。
剑佩分班日:剑和佩饰整齐排列的日子(可能指官员上朝的日子)。
风霜独立时:面对艰难困苦独自一人的时候。
名高:名声很高。
住不得:无法停留。
九霄期:九天之上的地位,比喻极高的官位。

翻译

清秀的容貌如同寒冬中的美玉,清晨前来拜见遗失的东西。
接受天子的命令出行,离去时希望主人能理解我的心意。
在剑佩整齐排列的日子,或是独自面对风霜的时候。
名声太高以至于无法停留,这并非我追求的九天之上的地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作品,名为《送崔拾遗赴阙》。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精美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期许。

"清貌淩寒玉,朝来拜"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清冷如玉、气质高洁之人的形象,早晨拜访,这样的开篇已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境。"拾遗" 指的是崔拾遗,诗中的主人公,他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行承天子诏,去感主人知" 这两句表明了主人公的使命是传达皇帝的命令,而这份使命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主人的情谊。诗人通过这样的叙述,不仅展示了崔拾遗肩负的重任,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剑佩分班日,风霜独立时" 这两句描写的是主人公即将踏上的旅途,以及他独自一人在寒冷的风霜中行走的情景。"剑佩"象征着使者的身份和地位,而"班日"则是时间的划分,这里强调了他的离别和孤独。

"名高住不得,非与九霄期" 最后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崔拾遗的赞赏和期望。"名高"指的是崔拾遗的声誉和才华,而"住不得"则暗示了他的才能无法在此处得到施展,必须到更宽广的天地中去实现。而"非与九霄期"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最高祝愿,希望他能够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外貌、使命、离别以及未来的美好祝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期许,是一首送别之作中的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