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不可闻,自昔孔子徒
出处:《咏古诗十二首 其八》
宋 · 刘敞
天道不可闻,自昔孔子徒。
籍籍秦汉间,将非愚且诬。
大河决东郡,火德以为符。
哀哉冀州壤,兆民散为鱼。
公孙虽前觉,执政疾鲁儒。
世无异物神,终竟遗泥涂。
籍籍秦汉间,将非愚且诬。
大河决东郡,火德以为符。
哀哉冀州壤,兆民散为鱼。
公孙虽前觉,执政疾鲁儒。
世无异物神,终竟遗泥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咏古诗十二首》之一,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政治和道德的深刻反思。
首句“天道不可闻,自昔孔子徒”暗示了天道的神秘与不可测,孔子作为古代圣贤的代表,却无法直接理解或传达天道的真谛。接着,“籍籍秦汉间,将非愚且诬”则指出秦汉时期的政治环境,充满了愚昧与不实的信息。
“大河决东郡,火德以为符”描绘了黄河决堤的灾难,象征着政权更迭的动荡,其中“火德”可能暗指汉朝的统治。而“哀哉冀州壤,兆民散为鱼”则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冀州之地因灾祸而民不聊生,如同鱼群般分散。
“公孙虽前觉,执政疾鲁儒”提到公孙弘在汉朝初期的预见性,但当时的执政者却对儒家思想持有偏见。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政治权力与学术思想之间的冲突。
最后,“世无异物神,终竟遗泥涂”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世间没有超自然的力量能改变现实,最终一切都会归于尘土。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探讨了人性、道德、政治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社会深刻而独到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