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几欲诛茅深谷去,芒鞋踏破不如公全文

几欲诛茅深谷去,芒鞋踏破不如公

明 · 成鹫
閒身随处息征蓬,静掩禅扉话不穷。
百结水田孤烛底,一区金地万山中。
潭光洞牖呈初月,竹韵垂檐答响风。
几欲诛茅深谷去,芒鞋踏破不如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宿西竺禅院,与僧人深夜长谈的情景。首句“闲身随处息征蓬”展现出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他如同飘荡的蓬草一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接着,“静掩禅扉话不穷”则描绘了诗人进入禅院后,与僧人交谈的场景,对话深入而无尽,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百结水田孤烛底,一区金地万山中”两句,通过对比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禅院内外的环境特点。水田与孤烛,金地与万山,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禅院内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这两句也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夜晚禅院的静谧与庄严。

“潭光洞牖呈初月,竹韵垂檐答响风”则是对禅院内景的细腻描绘。潭水在月光下泛起波光粼粼,窗户洞开,让月光洒入室内,竹林中的风吹过屋檐,竹叶发出清脆的声音,回应着风的节奏。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最后,“几欲诛茅深谷去,芒鞋踏破不如公”表达了诗人想要隐居山林的愿望,但又感叹于自己无法像眼前这位僧人一样,真正地融入自然,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僧人生活状态的羡慕与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宿禅院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深刻交流,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充满了禅意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