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其为谋石与李,尔曹安得逃天刑
出处:《石门行》
明 · 区大相
石门啾啾鬼夜哭,北将诈诱南兵缚。
可怜枉死三千人,更有平人被屠戮。
忆昔平壤破倭奴,此辈赴难曾捐躯。
有功谁分不蒙赏,无罪因何反见诛。
本为勤王诬以反,阳言赏给屠俱尽。
皇天闷闷旌旆愁,白日瞆瞆风沙愤。
从来杀降受恶名,况以私憾杀我兵。
无人肯向朝廷说,至今道路犹吞声。
谁其为谋石与李,尔曹安得逃天刑。
可怜枉死三千人,更有平人被屠戮。
忆昔平壤破倭奴,此辈赴难曾捐躯。
有功谁分不蒙赏,无罪因何反见诛。
本为勤王诬以反,阳言赏给屠俱尽。
皇天闷闷旌旆愁,白日瞆瞆风沙愤。
从来杀降受恶名,况以私憾杀我兵。
无人肯向朝廷说,至今道路犹吞声。
谁其为谋石与李,尔曹安得逃天刑。
鉴赏
这首《石门行》是明代诗人区大相的作品,通过描述石门的凄惨景象,揭露了战争中无辜百姓遭受屠杀的悲剧,以及对朝廷决策者的深刻批判。
首句“石门啾啾鬼夜哭”,以鬼哭声渲染出石门的恐怖氛围,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降临。接着“北将诈诱南兵缚”揭示了战争中的欺诈与陷阱,无辜的士兵被诱捕,预示着悲剧的开始。
“可怜枉死三千人,更有平人被屠戮”两句,直接点明了战争中无辜生命的丧失,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都成为了牺牲品。接下来,“忆昔平壤破倭奴,此辈赴难曾捐躯”回忆了过去的英勇战斗,对比之下,现在的悲剧更加令人痛心。
“有功谁分不蒙赏,无罪因何反见诛”表达了对公正的渴望,强调了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而“本为勤王诬以反,阳言赏给屠俱尽”则揭露了朝廷内部的腐败与不公,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战的人却被诬陷并遭到屠杀。
“皇天闷闷旌旆愁,白日瞆瞆风沙愤”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情感,表达对战争的愤怒和哀伤。最后,“从来杀降受恶名,况以私憾杀我兵”谴责了对投降者的残忍行为,以及因个人恩怨而杀害士兵的行为。
“无人肯向朝廷说,至今道路犹吞声”反映了信息传递的不畅和冤屈难以申诉的事实,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谁其为谋石与李,尔曹安得逃天刑”则是对策划者和执行者的严厉谴责,表达了对正义的呼唤和对受害者深切的同情。
综上所述,《石门行》不仅是一首对战争悲剧的深刻反思,也是一首对社会不公和人性黑暗的强烈批判,展现了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无辜生命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