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尘迷朔南目,溪头姑饮归田犊
出处:《金世宗太子允恭百骏图》
元末明初 · 王逢
金家武元靖燕徼,尝诮徽宗癖花鸟。
允恭不作大训方,画马却慕江都王。
此图遗脱前后幅,尚馀龙媒群角逐。
息鸡草黄霜杀菽,王气荣光等蕉鹿。
山人尘迷朔南目,溪头姑饮归田犊。
允恭不作大训方,画马却慕江都王。
此图遗脱前后幅,尚馀龙媒群角逐。
息鸡草黄霜杀菽,王气荣光等蕉鹿。
山人尘迷朔南目,溪头姑饮归田犊。
鉴赏
这首诗《金世宗太子允恭百骏图》由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通过对一幅名为“百骏图”的艺术作品的描绘与评价,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诗中首先提到金家武元靖在边疆之地,曾讥讽徽宗对花鸟的痴迷。接着,通过“允恭不作大训方,画马却慕江都王”两句,暗示了金世宗太子允恭虽未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在艺术追求上却有其独特之处,特别是对马的描绘,仿佛效仿了江都王的风格。随后,诗人描述了这幅“百骏图”的画面,指出图中马匹的遗失与缺失,仅余下群马追逐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视觉效果。接着,诗人以“息鸡草黄霜杀菽,王气荣光等蕉鹿”描绘出一幅充满自然景象的画面,通过对比“鸡”与“鹿”的形象,以及“草黄”与“霜杀”的季节变化,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山人尘迷朔南目,溪头姑饮归田犊”两句,通过“山人”与“溪头”的对比,以及“尘迷”与“归田”的情境,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命运与自然生活状态的思考,同时也隐含了对艺术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对“百骏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还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