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礼含香处,重城待漏臣
出处:《闻漏》
唐 · 王岳灵
建礼含香处,重城待漏臣。
徐闻传凤诏,晓唱辨鸡人。
银箭残将尽,铜壶漏更新。
催筹当午夜,移刻及三辰。
杳杳从天远,泠泠出禁频。
直疑残漏曙,肃肃对钩陈。
徐闻传凤诏,晓唱辨鸡人。
银箭残将尽,铜壶漏更新。
催筹当午夜,移刻及三辰。
杳杳从天远,泠泠出禁频。
直疑残漏曙,肃肃对钩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建礼:指皇宫中举行礼仪的场所,富含庄严氛围。含香:形容宫殿中香气弥漫,象征着神圣与尊贵。
重城:多层的城墙,这里代指皇宫,强调其戒备森严。
待漏臣:等待晨漏报时的大臣,表示他们勤于职守,清晨即起准备上朝。
徐闻:缓慢地传开,形容信息传播得不急不躁。
凤诏:皇帝的圣旨,用凤凰比喻,显示出圣旨的尊贵。
晓唱:清晨的报时歌唱,古代用以报时。
鸡人:负责在清晨报时的人。
银箭:古代计时器上的银质刻度,随时间推移而下降。
铜壶:古代的一种滴漏计时器,通过水滴计算时间。
漏更新:时间经过一夜,到了需要更换新的计时周期的时候。
催筹:更换计时用的筹码,表明时间的推进。
午夜:半夜,一天中时间最深的时刻。
移刻:时间的转移,指时间的流逝。
三辰:日、月、星的总称,这里泛指时间。
杳杳:形容声音幽远,难以捉摸。
从天远:声音似乎来自遥远的天空。
泠泠:声音清冷悦耳。
禁频:频繁地从宫禁中传出。
直疑:直接怀疑,感觉上像是。
残漏:夜尽时分,漏壶中的水即将滴尽。
肃肃:庄严肃穆的样子。
钩陈:星宿名,也指代皇宫,这里象征着朝廷或帝王的居所。
翻译
在庄严的宫殿中弥漫着芬芳,忠诚的大臣们在重重城墙内等待着晨漏报时。缓缓传来皇帝的圣旨如同凤凰之鸣,清晨的更鼓声辨识着司晨者的报时。
银质的箭形刻度即将耗尽,而铜壶中的水滴却标志着时间再次更新。
在午夜时分催促着更筹的更换,时间的流转触及了日、月、星三辰。
悠远的声音似乎从天际传来,冷冷清清地频繁穿越宫禁。
直觉上仿佛是在漫长的夜尽时分,庄严地面对着宫中的星宿陈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官员在深夜等待天亮的场景,反映了古代官员严格的生活纪律和对时间的精确把控。诗人以“建礼含香处”开篇,设置了一种超凡脱俗、清幽雅致的氛围。“重城待漏臣”,则是说在深邃的城中,有官员在等待漏壶滴水报时。
接着,“徐闻传凤诏,晓唱辨鸡人”表达了官员们在接到皇帝的命令后,在清晨即开始工作的声音。这里的“凤诏”象征着皇权的神圣和不可违抗,而“辨鸡人”则是说人们在鸡叫时分辨早晨的第一缕光线。
“银箭残将尽,铜壶漏更新”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情景。古代的漏壶以水流来计时,银箭形状的水滴即将滴落,标志着一段时间的结束,同时新的计时又开始。
“催筹当午夜,移刻及三辰”则强调了官员对时间的精确管理。他们在午夜和白天的三个时辰(早上、正午、下午)都要准时处理公务。
最后,“杳杳从天远,泠泠出禁频”、“直疑残漏曙,肃肃对钩陈”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对于日出的期待与等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员们对于时间的敬畏和对职责的忠诚,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在束缚中等待黎明到来的无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