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道未易为,今古如同年
出处:《士患常不学》
宋 · 王令
士患常不学,不学常罔然。
学成安所施,用舍系诸天。
孔孟去已久,寥寥泣遗编。
斯道未易为,今古如同年。
学成安所施,用舍系诸天。
孔孟去已久,寥寥泣遗编。
斯道未易为,今古如同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士:读书人。患:忧虑。
常:常常。
罔然:困惑。
学成:学到的知识。
施:施展。
用舍:运用或废弃。
诸天:命运。
孔孟:孔子和孟子。
寥寥:稀少。
遗编:遗留的著作。
斯道:这种道德之道。
易为:容易实践。
如:仿佛。
同年:同在。
翻译
读书人忧虑常常不学习,不学习时常感到困惑。学到的知识如果没有施展之处,它的运用或废弃全取决于命运。
孔子孟子已经离开很久了,他们的教诲在世间显得稀少而珍贵。
这种道德之道不易实践,古今时代仿佛同在今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教育思想和对古圣先贤的敬仰之情。
"士患常不学,不学常罔然。" 这两句点明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的问题,即不重视学习,导致对知识的忽视和无知。这里的“罔然”指的是不知道、不了解,反映出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担忧。
"学成安所施,用舍系诸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重视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要性。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应用于世上各种事物,甚至可以超越时空,影响天下。
"孔孟去已久,寥寥泣遗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如孔子、孟子的思念之情。孔孟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们留下的书籍和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宝贵财富。
最后,"斯道未易为,今古如同年。" 这两句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不容易达成,从过去到现在,其难度是一样的。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批评当时士大夫不学之患,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古圣先贤的崇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认识和追求,是一篇蕴含深厚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