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二税互逼迫,十年两役纷支吾
出处:《烧畬歌》
明 · 成鹫
野人赤脚走官道,踏上盐田看监灶。
灶丁烧畬不煮海,万井寒烟风浩浩。
道旁老翁知是谁,手拨畬灰归去迟。
相逢举手相劳问,自言生长升平时。
寒乡旧是煮盐户,出门咫尺无旷土。
自从斥卤变桑田,丁男始识农与圃。
盐场作田田有租,场中无盐仍追呼。
一田二税互逼迫,十年两役纷支吾。
荒年百室如悬磬,年丰谷贱为农病。
县主场官交索租,孤儿寡妇罢奔命。
今冬尽室输官仓,明年枵腹春耕忙。
新丝卖尽又新谷,空拳无计完秋粮。
城中富人巧生殖,九分出钱十取息。
娇儿稚女相随来,薄暮得钱朝雇役。
得钱未煖便纳官,归来入室摧心肝。
人生恩爱岂不重,践土食毛良独难。
田家耕田食贵米,盐户无盐啖清水。
可怜半死白头翁,回首升平如梦里。
烧畬煮灰灰作盐,持盐易米堪养廉。
殷勤致语道旁客,蓼虫习苦不知甜。
我闻老翁呜咽语,咄嗟涕泣零如雨。
九重天高唤不闻,老翁老翁徒自苦。
灶丁烧畬不煮海,万井寒烟风浩浩。
道旁老翁知是谁,手拨畬灰归去迟。
相逢举手相劳问,自言生长升平时。
寒乡旧是煮盐户,出门咫尺无旷土。
自从斥卤变桑田,丁男始识农与圃。
盐场作田田有租,场中无盐仍追呼。
一田二税互逼迫,十年两役纷支吾。
荒年百室如悬磬,年丰谷贱为农病。
县主场官交索租,孤儿寡妇罢奔命。
今冬尽室输官仓,明年枵腹春耕忙。
新丝卖尽又新谷,空拳无计完秋粮。
城中富人巧生殖,九分出钱十取息。
娇儿稚女相随来,薄暮得钱朝雇役。
得钱未煖便纳官,归来入室摧心肝。
人生恩爱岂不重,践土食毛良独难。
田家耕田食贵米,盐户无盐啖清水。
可怜半死白头翁,回首升平如梦里。
烧畬煮灰灰作盐,持盐易米堪养廉。
殷勤致语道旁客,蓼虫习苦不知甜。
我闻老翁呜咽语,咄嗟涕泣零如雨。
九重天高唤不闻,老翁老翁徒自苦。
鉴赏
这首《烧畬歌》描绘了明朝时期盐户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盐户们在官府苛政下的悲惨境遇。
诗中首先描述了一位赤脚行走于官道上的“野人”,他偶然间踏入盐田,目睹了盐丁们在田野上劳作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一位老翁之口,揭示了盐户们的生活现状:他们世代煮盐为生,却因官府征税、追租而陷入困境。盐场作田不仅有租税负担,且盐场无盐,使得盐户们生活更加艰难。荒年时,盐户之家如同悬罄,丰收之年谷贱反而加重了农民的痛苦。县主场官频繁索租,孤儿寡妇被迫四处奔命。到了冬天,全家人都要将粮食送往官仓,第二年春天则饥肠辘辘地忙着耕种。即使卖尽新丝和新谷,也无法凑齐秋粮。而城中的富人却能巧取豪夺,盐户的孩子们也难以逃脱被雇佣的命运,最终钱未暖手就被拿去缴官,家庭陷入更深的绝望之中。
诗人在最后呼吁,人们应当理解盐户们的辛酸,因为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与坚韧。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以及官府压迫下百姓生活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