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论得失,此岂不有命
宋 · 吕本中
经时望子来,慰我终岁病。
西行道路迂,复见复未定。
秋毫论得失,此岂不有命。
尝闻安身要,其本在无竞。
西行道路迂,复见复未定。
秋毫论得失,此岂不有命。
尝闻安身要,其本在无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其四)》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切关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句“经时望子来,慰我终岁病”,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期盼友人归来,以此来抚慰自己一年来的忧愁与疾病。这种情感的流露,既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接着,“西行道路迂,复见复未定”两句,描绘了友人归途的遥远与不确定,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充满变数,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相聚。这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秋毫论得失,此岂不有命”则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得失与命运的关系。诗人认为,个人的成败得失并非完全由个人所能决定,其中蕴含着不可预知的命运因素。这种对命运的思考,既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最后,“尝闻安身要,其本在无竞”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哲学观点——安身立命的关键在于不争。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不与他人争斗,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与总结。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情期待,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