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鼓城南楼,归来宴明月
出处:《赋白马祠送曾照磨领兵防龙泉寇》
明 · 刘崧
将军骑白马,朝出西门道。
初日射旂竿,秋风动原草。
问君此何之,鞍马甚光仪。
新承大夫命,去逐红巾儿。
笳鸣武溪曲,鞭指石州路。
手持白羽箭,却射林间虎。
深行五十里,提卒三千人。
定摧中军帐,独清西北尘。
丈夫誓杀贼,老剑耀如雪。
箫鼓城南楼,归来宴明月。
送君白马祠,因吟白马篇。
殷勤折杨柳,赠比珊瑚鞭。
初日射旂竿,秋风动原草。
问君此何之,鞍马甚光仪。
新承大夫命,去逐红巾儿。
笳鸣武溪曲,鞭指石州路。
手持白羽箭,却射林间虎。
深行五十里,提卒三千人。
定摧中军帐,独清西北尘。
丈夫誓杀贼,老剑耀如雪。
箫鼓城南楼,归来宴明月。
送君白马祠,因吟白马篇。
殷勤折杨柳,赠比珊瑚鞭。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赋白马祠送曾照磨领兵防龙泉寇》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骑着白马,早晨出发,旗帜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秋风吹过原野,增添了出征的壮志。他被赋予重任,追赶敌寇,笳声在武溪曲回荡,目标直指石州路。手持白羽箭,他不仅射向林中的猛虎,更决心摧毁敌军中军。率领三千士兵深入五十里,他誓言要扫清西北的战乱。
将军的豪情通过“老剑耀如雪”得以展现,胜利归来时,他在城南楼上吹箫击鼓,与明月共饮,庆祝胜利。最后,他在白马祠前深情地折柳相赠,以珊瑚鞭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和对英勇行为的赞美。整首诗充满了边塞征战的豪迈气息和深厚的友情,展现了明朝文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战争胜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