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
出处:《盗儒》
宋 · 梅尧臣
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
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
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
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其衣:他的衣服。乃:是。
儒服:儒生的衣服。
其说:他的主张。
乃墨夷:是墨家的理论。
天生物:自然界万物。
一本:一个源头。
今尔:现在你。
尔:你。
二本:两种对立的根源。
不葬亲:不埋葬亲人。
委以:交给。
饱狐狸:被野兽吃掉。
吾心:我心中。
则:是。
孟子:孟子(儒家代表人物)。
矢辞:无理辩解。
翻译
他的穿着是儒生的衣服,他的主张却是墨家的理论。自然界万物原本只有一源,但现在你却主张两种对立的根源。
你竟然忍心不埋葬亲人,任凭他们被野兽吃掉。
我心中秉持的是孟子的仁爱,不会接受你的无理辩解。
鉴赏
这首诗名为《盗儒》,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中的道德沦丧现象。"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表面上看似儒家学者,实际上言行不一,背离了儒家孝亲的伦理。"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批评这种人的虚伪,指责他们口头上尊崇儒家,行为上却违背了基本的亲情原则。"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直接指责他们不履行对亲人的责任,任由亲人尸骨暴露,被野兽吞噬。最后两句"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表达了诗人的立场,表示自己坚守孟子的仁爱之道,不会被这些人的虚伪言辞所迷惑。整首诗语言犀利,批判有力,体现了梅尧臣对社会道德败坏的忧虑和对儒家精神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