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难同此恨深,幽闺长咏柏舟吟
出处:《烈女吟》
明 · 徐熥
湘水难同此恨深,幽闺长咏柏舟吟。
半生夜雨常悲鹤,六礼春风未委禽。
瑟断朱弦因废轸,烛销红泪见灰心。
寝门一诀千年怨,魂梦无由识藁砧。
半生夜雨常悲鹤,六礼春风未委禽。
瑟断朱弦因废轸,烛销红泪见灰心。
寝门一诀千年怨,魂梦无由识藁砧。
鉴赏
这首《烈女吟》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守与深情。
首联“湘水难同此恨深,幽闺长咏柏舟吟”,以湘水的深沉与女子内心的哀愁相呼应,通过“柏舟吟”这一典故,进一步渲染了女子在幽静闺房中独自哀叹的情景,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
颔联“半生夜雨常悲鹤,六礼春风未委禽”,运用对比手法,将女子半生的孤独与凄凉与外界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夜雨中的悲鸣鹤声,象征着女子内心的孤寂与哀伤;而“六礼”未完成,暗示了她与爱人之间的爱情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或实现,充满了遗憾与无奈。
颈联“瑟断朱弦因废轸,烛销红泪见灰心”,通过乐器与烛光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女子情感的表达。瑟弦断裂,象征着爱情的破灭;烛光燃尽,红泪滴落,暗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绝望。这一联以物喻情,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爱情遭受挫折后的悲痛心情。
尾联“寝门一诀千年怨,魂梦无由识藁砧”,以“寝门一诀”描绘了女子与爱人最后的告别,表达了她对爱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千年之怨,意味着这种情感的持久与深重;“魂梦无由识藁砧”,则表达了即使在死后也无法再与爱人相见的遗憾与绝望,体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诚。
整体而言,《烈女吟》通过对女子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在爱情遭遇挫折时的坚韧与深情,以及对爱人永恒的思念与哀悼,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