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所不治,其人神已亡
出处:《读素问十六首 其十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故贵或脱势,封君有败伤。
良医所不治,其人神已亡。
秦汉以至今,此事纷披猖。
失侯可种瓜,奈何失国王。
良医所不治,其人神已亡。
秦汉以至今,此事纷披猖。
失侯可种瓜,奈何失国王。
注释
故:因此。贵:尊贵者。
脱势:权势丧失。
封君:被封赏的官员。
败伤:受挫受伤。
良医:优秀的医生。
不治:无法救治。
神已亡:精神已消亡。
秦汉:秦朝和汉朝。
至今:直到现在。
纷披猖:纷乱且频繁。
失侯:失去王侯的地位。
种瓜:种田度日。
奈何:怎么。
国王:国家的王权。
翻译
所以尊贵者或因权势丧失,封君也有受挫受伤的时候。即使是良医也无法救治,因为他的精神已经消亡。
从秦汉时期延续到现在,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失去王位的人还能种瓜度日,但怎么可以失去国家的王权呢?
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脆弱性,以及面对失败时的无力感。起始两句“故贵或脱势,封君有败伤”指出身处高位者可能突然失去权势,而拥有封地的君主也会遭遇挫折。这两句话既可以理解为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也可以看作是对国家兴衰的一种隐喻。
接着,“良医所不治,其人神已亡”则进一步描绘了面对失败时的无奈,甚至连最好的治疗也不复存在,人的精神和意志已经崩溃。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悲哀感受,彷彿是在说,当一个国家或个人遭遇重大挫败时,即使是最优秀的救治手段也无能为力。
“秦汉以至今,此事纷披猖”则将这种失败和沦亡的现象放置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从古代秦汉直到现在,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充满了悲剧性。诗人通过这样的叙述,不仅强调了个人命运的脆弱,也强调了历史重复的宿命感。
最后两句“失侯可种瓜,奈何失国王”则是一个对比和反问,意思是即使失去了侯爵之位,还可以回到田间去种植瓜果,但如果失去了国家,那又该如何呢?这是诗人对失去最高统治权力的无比哀痛和无助感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历史沦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命运无常以及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