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全文

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

宋 · 陈傅良
州里谁如此达尊,户庭深静最情敦。
不将尺牍通当路,却枉扁舟访杜门。
每见色温如有属,欲书心愧不能言。
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

注释

州里:指某个州或地区的社会。
达尊:显贵,有威望。
户庭:家庭庭院。
情敦:情谊深厚。
尺牍: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借指书信。
当路:有权势的人,当政者。
扁舟:小船。
杜门:闭门隐居。
色温:脸色和态度。
如有属:仿佛有所归属,亲切自然。
心愧:内心感到惭愧。
枌榆社:古代乡间的神社,以枌榆树为标志。
献樽:敬酒,饮酒。

翻译

州里的谁如此显贵又亲和,家中庭院深深静谧情谊厚。
他不通过权贵的信件往来,反而乘舟来访闭门隐居之人。
每次相见都如春风般温暖,想写信表达却羞愧无言。
今后如果祭祀乡邻的神社,愿与他在横塘共饮两杯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为悼念薛季益尚书而作,表达了对薛尚书的深深敬仰和惋惜之情。首句“州里谁如此达尊”,赞扬薛尚书在地方上德高望重,无人能及。次句“户庭深静最情敦”描绘了薛尚书家居环境的清静和人品的淳厚。

第三句“不将尺牍通当路”,暗示薛尚书不以权势谋私,他的品行高尚,不通过文书往来攀附权贵。第四句“却枉扁舟访杜门”进一步展现了他的谦逊与淡泊,即使是亲自划船来访,也宁愿选择薛尚书的隐居之处。

第五、六句“每见色温如有属,欲书心愧不能言”,描述了诗人每次见到薛尚书都感受到他温和的气质,内心充满敬意,但因感动至深,竟不知如何用言语表达。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

最后两句“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祭祀活动中,能与薛尚书共享美酒,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薛尚书精神的永久纪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陈傅良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