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故宫生死地,辘轳容易转愁肠
出处:《分得胭脂井送陈淳夫太学之金陵》
明 · 徐熥
胭脂零落井痕荒,水面桃花照艳妆。
碧甃一泓沉宝珥,红泉千点滴银床。
金函半染铅华色,丝绠犹牵珠翠香。
莫问故宫生死地,辘轳容易转愁肠。
碧甃一泓沉宝珥,红泉千点滴银床。
金函半染铅华色,丝绠犹牵珠翠香。
莫问故宫生死地,辘轳容易转愁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的胭脂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与哀愁。首句“胭脂零落井痕荒”以“零落”和“荒”字,渲染了井边环境的衰败与凄凉,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接着,“水面桃花照艳妆”一句,以桃花的鲜艳映衬出井水的清澈,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借桃花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碧甃一泓沉宝珥,红泉千点滴银床”进一步描绘了井水的清澈与深邃,以及水面上倒映的光芒,仿佛是宝物沉入碧绿的井水中,而红泉滴落在银床上,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金函半染铅华色,丝绠犹牵珠翠香”则通过金函和珠翠的细节,展现了古代女子的装扮与生活,同时“铅华色”和“珠翠香”也象征着美丽与奢华,但“半染”二字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着美好事物的不完全与遗憾。
最后,“莫问故宫生死地,辘轳容易转愁肠”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问过去的事迹,因为历史的轮回如同辘轳转动,容易让人陷入无尽的愁思之中。整首诗在描绘景物的同时,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