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堂堂感麟翁,耿耿跨箕尾全文

堂堂感麟翁,耿耿跨箕尾

堂堂感麟翁,耿耿跨箕尾
已垂百世芳,何用东山起。
平生梦奠处,郁郁佳城启。
禅枝附奕叶,鱼粥常千指。
老龙卧颓波,秀木森嶷峙。
堆螺沃黛山,泻玉摐金水。
上人一锡拄,心寂倦他徙。
我亦希子文,仕已忘愠喜。
时来语道要,中立旁不倚。
而君乐幻空,说定不说止。
永怀先觉人,愧发汗流泚。
彝伦出笔削,一是无彼此。
修程不自勉,九十半百里。
相彼嗅世芬,所向辄摇弭。
未知吾相马,异质遗毛齿。
更须求真龙,万古资一洗。

拼音版原文

tángtánggǎnlínwēnggěnggěngkuàwěi

chuíbǎishìfāngyòngdōngshān

píngmèngdiànchùjiāchéng

chánzhīzhōuchángqiānzhǐ

lǎolóngtuíxiùsēnzhì

duīluódàishānxièchuāngjīnshuǐ

shàngrénzhǔxīnjuàn

wénshìwàngyùn

shíláidàoyàozhōngpáng

érjūnhuànkōngshuōdìngshuōzhǐ

yǒng怀huáixiānjuérénkuìhànliú

lúnchūxiāoshì

xiūchéngmiǎnjiǔshíbànbǎi

xiāngxiùshìfēnsuǒxiàngzhéyáo

wèizhīxiāngzhìmáo齿chǐ

gèngqiúzhēnlóngwàn

注释

堂堂:威严的样子。
感麟翁:比喻有威望的人。
耿耿:精神焕发。
箕尾:二十八宿之一。
垂:流传。
芳:美德。
东山:隐居之地。
起:出仕。
梦奠处:梦想的安息之地。
佳城:墓园。
禅枝:佛法的分支。
奕叶:繁多的枝叶。
鱼粥:僧侣的食物。
千指:众多僧众。
颓波:衰败的波涛。
秀木:美丽的树木。
堆螺:山势如螺纹。
黛山:青黑色的山。
泻玉:流水如玉。
摐金:撞击金石的声音。
锡拄:锡杖。
他徙:他处迁移。
希:仰慕。
愠喜:喜怒。
道要:大道要义。
中立:立场坚定。
幻空:空幻之境。
说定不说止:不停谈论。
先觉人:先知先觉者。
愧:内心愧疚。
彝伦:伦理规范。
笔削:笔墨书写。
修程:修行之路。
自勉:自我激励。
九:九十。
十:五十。
相彼:看待那些。
嗅世芬:世俗的诱惑。
摇弭:摇摆不定。
吾相马:识别良驹。
异质:不同寻常的品质。
真龙:真正的贤才。
资一洗:洗涤尘埃。

翻译

威严的麒麟翁,精神焕发跨过箕尾星宿。
他的美德流传百代,何需再像谢安那样隐居东山。
一生梦想安息之地,如今墓园郁郁葱葱地开启。
佛法传承如枝繁叶茂,僧众众多享用鱼粥。
老龙静卧在衰败的波涛中,秀美的树木挺拔耸立。
山如螺纹翠绿,水流如玉撞击金石。
高僧手持锡杖,内心宁静不愿迁徙他处。
我也仰慕你的文章,为官已忘却喜怒。
时机来临便谈论大道要义,立场坚定不偏不倚。
然而你乐于空幻之境,只说不休不止。
永远怀念先知先觉的人,内心愧疚如汗流淌。
伦理规范出自笔墨,不分你我。
修行之路无人自我激励,往往止步于九十或五十。
面对世俗的芬芳,常常摇摆不定。
我不知如何识别良驹,只看外表而非内在。
还需寻求真正的龙,以洗净万古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对龙王长老的赞誉和对其佛法修行的评价。诗人首先称颂长老为“堂堂感麟翁”,意指其德行高尚,如同麒麟般尊贵。接着提到长老的修行已经流传百世,暗示其在佛学上的深厚造诣,无需再追求世俗的名利如东山再起。

诗中提及“平生梦奠处”和“佳城启”,暗指长老的禅宗传承,以及他静心修行的生活。长老的弟子众多,“禅枝附奕叶,鱼粥常千指”,描绘了僧众生活的简朴和和睦。

长老被比作“老龙卧颓波”,象征其深沉智慧,而“秀木森嶷峙”则形容其人格高洁。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烘托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胡寅表示自己也希望能像长老一样,忘却世俗恩怨,专注于道义。然而,长老更倾向于深入佛理的探讨,而非止于言说。诗人感叹自己未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对长老的智慧和修为充满敬仰。

最后,诗人强调佛法的普适性,无论高低贵贱,都应该遵循道义,自我砥砺。同时,他也反思自己的不足,认为需要寻找真正的佛法精髓,以洗涤心灵。

整首诗赞美了龙王长老的修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行的反思和提升的愿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