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璞世未识,独令和氏逢
出处:《次韵和吴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
宋 · 梅尧臣
楚客好山水,五月上高峰。
峰顶望文脊,草树皆有容。
身既近猿鸟,心欲追乔松。
石壁出云背,苔磴千万重。
下视霹雳飞,忽起枯株龙。
却还僧居宿,暮践樵子踪。
作诗留粉墙,削藁为我封。
美璞世未识,独令和氏逢。
峰顶望文脊,草树皆有容。
身既近猿鸟,心欲追乔松。
石壁出云背,苔磴千万重。
下视霹雳飞,忽起枯株龙。
却还僧居宿,暮践樵子踪。
作诗留粉墙,削藁为我封。
美璞世未识,独令和氏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楚客:楚地的游子。五月:农历五月。
文脊:屋脊,指村落或城镇的轮廓线。
乔松:高大的松树,象征高尚品德。
苔磴:长满青苔的阶梯。
霹雳:雷电。
枯株龙:枯木仿佛化为龙腾起的幻象。
僧居:僧人居住的地方。
樵子:打柴的人。
粉墙:白色的墙壁。
美璞:美丽的未经雕琢的玉石。
和氏逢:和氏璧的典故,比喻稀世珍宝被发现。
翻译
楚地的游子喜好山水,五月间登上了高峻的山峰。站在峰顶远眺,连绵的屋脊和树木都显得格外壮观。
身处猿鸟环绕的环境中,心中渴望追随高大的松树。
石壁直插云霄,阶梯上长满了层层叠叠的青苔。
向下望去,仿佛雷霆在飞舞,枯木瞬间化为龙腾起。
夜晚回到僧人的住所歇息,足迹踏过樵夫砍柴的小径。
我在此留下诗篇,刻在白墙之上,用竹简封存。
这美丽的璞玉世间尚未被识,唯有和氏璧能与之相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吴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通过对五月登高望远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人以楚客自比,表达了对山水景色的亲近和欣赏,峰顶的草木在诗人的眼中都充满了生机,仿佛有了情感。他不仅身体接近了猿鸟,心灵也渴望像乔松一样坚韧。
石壁直插云霄,山路崎岖,苔藓覆盖,诗人从高处俯瞰,惊叹于自然的壮观,甚至看到雷电劈开枯木,如龙腾跃。夜晚,诗人回到僧舍歇息,踏着樵夫的足迹,留下了自己的诗篇,寄情于墙壁,期待能有知音理解这未经世人识得的美景,就像和氏璧等待识宝者一样。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