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君不见比来翁姥尽饥死,狐狸嘬骨乌啄眼全文

君不见比来翁姥尽饥死,狐狸嘬骨乌啄眼

宋 · 刘宰
婆饼焦,车载板。
饼焦有味婆可食,有板盈车死不晚。
君不见比来翁姥尽饥死,狐狸嘬骨乌啄眼

注释

婆饼:指老妇人做的饼。
焦:烤糊。
车载:装载在车上。
板:木板,这里可能指代粮食或其他生活必需品。
盈:满载。
死:死亡。
比来:近来。
翁姥:老人。
尽:全部。
饥死:饿死。
狐狸:野兽,象征贫穷时食物匮乏。
嘬骨:啃骨头。
乌啄眼:乌鸦啄食眼睛,形容景象凄惨。

翻译

婆饼烤焦了,车上装满了木板。
饼虽然烤焦了,但婆婆还能吃,木板虽多,却能保命。
您看最近老人们都饿死了,连狐狸也啃骨头,乌鸦啄眼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饥饿与死亡的悲惨图景,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社会贫富差距和人民疾苦。诗人以一种无奈而愤慨的情感,抒发了对时世的深刻批判。

"婆饼焦,车载板"两句直截了当地描写了一种极端的贫困状态,人们连基本的食物都难以为继,只能吃到半生不熟或是烧焦的饼,而富有之家却是车载斗量的粮食。这里的对比非常强烈,反映了当时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均。

"饼焦有味婆可食,有板盈车死不晚"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这种对比,贫穷的人们即便是吃到烧焦的饼也只能勉强果腹,而富人家的粮食却堆积如山,即使到了死亡也不足为道。这里的“死不晚”暗含着一种讽刺和无奈。

最后两句"君不见比来翁姥尽饥死,狐狸嘬骨乌啄眼"则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借鉴,诗人提醒人们去看那些因饥荒而死的人们,他们的尸体甚至连野兽都要争夺,骨骼被啃咬,眼睛被鸟啄食,这种场景不仅令人悲哀,更是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控诉。

诗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社会批判,为的是唤醒人们对于贫富差距、饥荒问题的关注,呼吁统治者改善民生,减轻百姓疾苦。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写照,也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