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行竟日,薄暮抵增城
出处:《暮抵增城》
明 · 梁宪
孤舟行竟日,薄暮抵增城。
断岸花争堕,荒途草细生。
人家门渐闭,茅店火初明。
未敢投官驿,殷勤问戍兵。
断岸花争堕,荒途草细生。
人家门渐闭,茅店火初明。
未敢投官驿,殷勤问戍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抵达增城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与心境。
首句“孤舟行竟日”,开篇即点出诗人独自乘舟,经历了漫长的一天航行,孤独而悠长的旅程跃然纸上。接着,“薄暮抵增城”一句,将时间推进至傍晚时分,地点则指向了目的地——增城。这一句不仅交代了行程的终点,也暗示了诗人对抵达的期待与满足。
“断岸花争堕,荒途草细生。”这两句细致描绘了沿途的景象。断岸之上,花朵竞相飘落,展现出一种凄美而又不失生机的景象;荒芜的小路上,细草悄然生长,虽荒凉却也透露出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不易与自然界的变迁。
“人家门渐闭,茅店火初明。”随着夜幕的降临,诗人所见的人家门户逐渐关闭,而远处的茅店中却灯火初明。这一对比,既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旅人的疲惫与对温暖避风港的渴望。灯火象征着希望与归宿,为诗人的心灵带来一丝慰藉。
最后,“未敢投官驿,殷勤问戍兵。”诗人并未急于投宿官驿,而是特意询问守卫边疆的士兵。这一举动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士兵们的关心与敬意,也反映了他对安全与稳定生活环境的向往。通过这一细节,诗人的情感得以深化,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引发对和平与安宁的深层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傍晚时分抵达陌生之地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交织,展现了旅途的孤独、自然的美丽、对归宿的渴望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