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我孱躯馀只影,凭谁深恨诉重泉
出处:《哭亡妻高氏绸》
清末民国初 · 傅锡祺
比翼双栖廿七年,逐春归去杳如烟。
未完儿女成人愿,竟了夫妻夙世缘。
怜我孱躯馀只影,凭谁深恨诉重泉。
连宵知否鳏鱼目,开到天明炯不眠。
归我盈盈十五时,平生妇道未曾亏。
蒸梨不拂曾参意,举案常齐德曜眉。
满望鹿车长共挽,那知鸡骨卒难支。
回春至竟无灵药,枉遣诸儿急学医。
妇人有德岂须才,笑口时因内顾开。
茹苦一生无怨语,持家廿载薄私财。
忙劳井臼常身任,力疾衣裳尚手裁。
往事如今回首处,从头历历总堪哀。
与君聚少别离多,奔走风尘可奈何。
万事放心凭内助,九年无计起沉痾。
凄凉遗挂空留壁,叹息浮生等逝波。
此去梦中相见外,岁时唯有墓门过。
未完儿女成人愿,竟了夫妻夙世缘。
怜我孱躯馀只影,凭谁深恨诉重泉。
连宵知否鳏鱼目,开到天明炯不眠。
归我盈盈十五时,平生妇道未曾亏。
蒸梨不拂曾参意,举案常齐德曜眉。
满望鹿车长共挽,那知鸡骨卒难支。
回春至竟无灵药,枉遣诸儿急学医。
妇人有德岂须才,笑口时因内顾开。
茹苦一生无怨语,持家廿载薄私财。
忙劳井臼常身任,力疾衣裳尚手裁。
往事如今回首处,从头历历总堪哀。
与君聚少别离多,奔走风尘可奈何。
万事放心凭内助,九年无计起沉痾。
凄凉遗挂空留壁,叹息浮生等逝波。
此去梦中相见外,岁时唯有墓门过。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傅锡祺所作,名为《哭亡妻高氏绸》。诗中充满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首联“比翼双栖廿七年,逐春归去杳如烟”描绘了两人相依相伴的生活,如同比翼鸟般共同度过二十七个春秋,然而春天归去后,妻子却如烟雾般消失,留下诗人独自悲伤。
颔联“未完儿女成人愿,竟了夫妻夙世缘”表达了对未能完成儿女成长愿望的遗憾,以及对夫妻间宿世缘分的感慨。
颈联“怜我孱躯馀只影,凭谁深恨诉重泉”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孤苦伶仃的怜悯,以及对无法向已故妻子倾诉深恨的无奈。
尾联“连宵知否鳏鱼目,开到天明炯不眠”描述了诗人夜不能寐,仿佛鱼儿在夜晚睁大眼睛,表达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
接下来的几联继续抒发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如“归我盈盈十五时,平生妇道未曾亏”,回忆起妻子年轻时的美好时光,以及她作为妻子的美德。
“蒸梨不拂曾参意,举案常齐德曜眉”则赞美妻子的贤惠,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体谅他人,与丈夫平等相处。
“往事如今回首处,从头历历总堪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现在回忆起来的哀伤。
最后,“与君聚少别离多,奔走风尘可奈何”感叹两人相聚时间短暂,分别频繁,生活奔波劳碌,难以避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哀痛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