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世路非疣赘,此夜心斋学坐忘
出处:《夜坐漫书》
明 · 苏葵
抖擞尘埃两袖长,空庭寂寂月华凉。
何人世路非疣赘,此夜心斋学坐忘。
厚薄未分东郭老,机关浑是汉阴亡。
呼儿爚茗清毛孔,啜到卢仝四碗强。
何人世路非疣赘,此夜心斋学坐忘。
厚薄未分东郭老,机关浑是汉阴亡。
呼儿爚茗清毛孔,啜到卢仝四碗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深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首句“抖擞尘埃两袖长”以动作开篇,暗示诗人从外界的纷扰中抽离出来,洗净心灵的尘埃,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姿态。接着“空庭寂寂月华凉”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月光洒在空旷的庭院中,更显出夜晚的寂静。
“何人世路非疣赘”一句,诗人对人生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疑问:在复杂多变的人世间,有多少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此夜心斋学坐忘”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冥想、静坐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后半部分,“厚薄未分东郭老”引用了《庄子》中的典故,东郭先生不因事物的表面厚薄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寓意着诗人对于事物价值的独立判断和坚持自我。“机关浑是汉阴亡”则可能暗指世事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诗人对此保持警惕,寻求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呼儿爚茗清毛孔,啜到卢仝四碗强”描述了诗人通过品茗来进一步净化身心,卢仝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提到的“四碗”之说,象征着茶能使人精神振奋,思绪清明。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深独坐时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