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欲请增减,革孚亦须渐
出处:《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
宋 · 蔡襄
庙社奠东都,恃德非恃险。
聚兵三十万,待哺无容歉。
西有砥柱峻,菽麦不踰陕。
齐鲁粮食艰,灞水不潋滟。
唯馀汴渠利,直贯长淮隒。
岁输六百万,江湖极收敛。
挽送入太仓,因陈失盖弇。
将漕苟不登,汝职兹为忝。
或谓取太多,六路有丰俭。
其间一不熟,饥殍谁能掩。
一旦俾之粟,是人意常慊。
区处失其宜,斯言反为玷。
尝欲请增减,革孚亦须渐。
连营今饭稻,香美若菱芡。
因循未易论,官曹畏书检。
虚亭一临眺,比比危樯飐。
来从数千里,岁时空苒苒。
雨馀山气净,黛色浅深染。
夜昏渔火出,倏忽电光闪。
须臾月色空,水面铺寒簟。
相逢喜道旧,城柝屡移点。
因语发长谣,谁能刊琬琰。
聚兵三十万,待哺无容歉。
西有砥柱峻,菽麦不踰陕。
齐鲁粮食艰,灞水不潋滟。
唯馀汴渠利,直贯长淮隒。
岁输六百万,江湖极收敛。
挽送入太仓,因陈失盖弇。
将漕苟不登,汝职兹为忝。
或谓取太多,六路有丰俭。
其间一不熟,饥殍谁能掩。
一旦俾之粟,是人意常慊。
区处失其宜,斯言反为玷。
尝欲请增减,革孚亦须渐。
连营今饭稻,香美若菱芡。
因循未易论,官曹畏书检。
虚亭一临眺,比比危樯飐。
来从数千里,岁时空苒苒。
雨馀山气净,黛色浅深染。
夜昏渔火出,倏忽电光闪。
须臾月色空,水面铺寒簟。
相逢喜道旧,城柝屡移点。
因语发长谣,谁能刊琬琰。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诗中,诗人以观察泗州漕运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仓储管理和粮食分配的深刻见解。他指出,国家依赖德行而非险要地势来稳固,强调了聚集大量军队所需的粮食供应问题。诗人注意到各地粮食生产状况各异,有的地方如陕地菽麦丰收,有的地方如鲁齐则粮食匮乏,汴渠虽便利,但必须谨慎管理,确保粮食物资能平稳输送到太仓。
诗人批评了官员们可能存在的贪婪和决策失误,认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粮税,不能一味追求过多的征收。他还提到,尽管漕运士兵现在享受着稻米的香美,但若处理不当,一旦发生歉收,后果不堪设想。他对官场的因循守旧和畏惧变革提出了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如雨后山色、渔火闪烁以及月夜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社会公正和粮食政策的忧虑,以及对改革的期待。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