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空馀知礼重,载在淹中篇全文

空馀知礼重,载在淹中篇

出处:《有獭吟
唐 · 刘禹锡
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
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
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
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
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
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
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
攫拿隐鳞去,哺雏林岳巅。
鸱乌欲伺隙,遥噪莫敢前。
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
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鲔鳣。
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
空馀知礼重,载在淹中篇

拼音版原文

yǒujiāwèitiānjiànlián

xiāngǎnshípěnglínwàngqīngxuán

rénhánshāshàngxīnzhuānyǎnyuānyuān

wēngwèiyāokuàitóuyàn

érguànguītóngpēngjiān

guānguānhuángjīnèchìyáojiāngyān

xiàjiànyíngxúntóushēnhónglián

juéyǐnlínchúlínyuèdiān

chīyáozàogǎnqián

chángqīngyúntánshèyóuyuán

jiāngshuǐwěizhān

tiānzǎifēiqiánqián

kōngzhīzhòngzǎizàiyānzhōngpiān

翻译

一只水獭捕到鲜美的鱼,自以为是上天的恩赐。
它先献祭却不吃,捧着鱼对着天空祈祷。
它独自站在寒冷的沙滩上,眼神专注而忧虑。
渔夫误以为它是妖怪,扔石头砸向它,想让它闭嘴。
渔夫叫来孩子,一起把鱼带回家,打算和水獭一起烹饪。
一只金色的鱼鹰在江面翱翔,翅膀大得能搅动江烟。
它俯瞰见满池的鱼,纵身一跃,捕获众多。
它抓起鱼藏起鳞片,飞往山顶喂养雏鸟。
猫头鹰想趁机偷袭,却因畏惧而不敢上前。
水獭长久居住在云端,人们无法伤害它。
无论何处都有江湖,何处都有大鱼如鲔鳣。
上天并不随意宰杀,它的牺牲徒然显得虔诚。
水獭的礼仪行为令人敬重,这故事被记载在古籍淹中篇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捕鱼的场景,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尊重。开篇“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表明獭(一种水生动物)捕获了美味的鱼儿,它似乎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紧接着,“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展现了渔翁对待自然界生命的虔诚态度,他在享用之前会进行简单的祭祀,表达一种敬畏之心。

诗中“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则描绘了一位渔翁站在寒冷的河岸上,全神贯注地等待着捕捉时机,这种专注和耐心是渔翁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却揭示了一个突发事件,可能因为误会獭的行动,渔翁将石头扔向它。

随后的“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显示了渔翁与獭之间虽然有过冲突,但最终选择了和解,将捕获的鱼和獭一起带回家中,准备食用。接下来的几句“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景象,其中有大雕在空中飞翔,渔翁潜入水中捕捉鱼群。

而后面“攫拿隐鳞去,哺雏林岳巅。鸱乌欲伺隙,遥噪莫敢前”则通过对鸟类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其中有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反映出一种自然选择和生存竞争。

“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鲔鳣”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渔翁生活的赞美,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有水就能找到鱼,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值得称道。

最后,“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空馀知礼重,载在淹中篇”表达了诗人对渔翁生活态度的理解和尊重,即使是在自然界生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一种敬畏天意、不贪婪的态度,并通过祭祀来传递这种礼节之重,体现出一种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