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情趋殿陛,农庆满郊墟
明 · 宋讷
王会今朝是,阳城展礼初。
琴堂将彩结,天阙用金书。
饬壁蛟龙障,横门鸟隼旟。
尧天云尽敛,化国日初舒。
阶上发仙仗,江东望帝居。
烛随卿月朗,香度晓星疏。
袅袅鸣丝管,锵锵响佩琚。
威仪严礼乐,文彩烂璠玙。
趋步方随鹭,清班已贯鱼。
儒冠峨皂縠,朝服曳红裾。
斑白三耆宿,雍容众小胥。
道人衣短窄,释子足趑趄。
秉笏容端矣,升阶色勃如。
日华融海岳,春意动堪舆。
圣寿闻三祝,皇风待一嘘。
时和方鼓舞,天远更踌躇。
民颂新年集,臣忠旧日摅。
宦情趋殿陛,农庆满郊墟。
乡老惊苏颋,村童识李畬。
分钱传若谷,享俗得横渠。
冻雪侵庭积,晴岚落市虚。
静开看牍幕,香动采芹袪。
腊酒浓浮蚁,春盘细荐蔬。
歌儿金缕唱,舞妓翠鬟梳。
客自他乡寄,年从昨夜除。
已烧惊鬼竹,不结送穷车。
自是驱傩后,还成守岁余。
裁诗非鲍谢,陪坐愧严徐。
笑里谈庠序,樽前忆里庐。
自怜过六十,何日返乡闾。
琴堂将彩结,天阙用金书。
饬壁蛟龙障,横门鸟隼旟。
尧天云尽敛,化国日初舒。
阶上发仙仗,江东望帝居。
烛随卿月朗,香度晓星疏。
袅袅鸣丝管,锵锵响佩琚。
威仪严礼乐,文彩烂璠玙。
趋步方随鹭,清班已贯鱼。
儒冠峨皂縠,朝服曳红裾。
斑白三耆宿,雍容众小胥。
道人衣短窄,释子足趑趄。
秉笏容端矣,升阶色勃如。
日华融海岳,春意动堪舆。
圣寿闻三祝,皇风待一嘘。
时和方鼓舞,天远更踌躇。
民颂新年集,臣忠旧日摅。
宦情趋殿陛,农庆满郊墟。
乡老惊苏颋,村童识李畬。
分钱传若谷,享俗得横渠。
冻雪侵庭积,晴岚落市虚。
静开看牍幕,香动采芹袪。
腊酒浓浮蚁,春盘细荐蔬。
歌儿金缕唱,舞妓翠鬟梳。
客自他乡寄,年从昨夜除。
已烧惊鬼竹,不结送穷车。
自是驱傩后,还成守岁余。
裁诗非鲍谢,陪坐愧严徐。
笑里谈庠序,樽前忆里庐。
自怜过六十,何日返乡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日的庆典活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礼仪、文化与民俗风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早朝的仪式到民间的庆祝,从宫廷的威仪到乡村的热闹,全方位展示了明代元日的盛况。
首句“王会今朝是”,点明了节日的特殊性,暗示了朝廷与民间共同参与的庆典氛围。接下来的诗句详细描述了庆典中的各种元素:琴堂的装饰、天阙的金书、仪仗的威严、音乐的悠扬、服饰的华丽、老人与孩童的参与,以及宗教仪式的庄重。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节日画卷。
诗中还提到了儒家文化的体现,如“儒冠峨皂縠,朝服曳红裾”,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同时,也描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如“分钱传若谷,享俗得横渠”,展现了节日中人们共享欢乐的景象。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一节日的感慨,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不仅是一幅节日的画卷,也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