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志好书诗,忧来不终篇
出处:《生晨自述》
明 · 符锡
初冬竟何晨,候雁鸣远天。
星光犹在户,厨突巳生烟。
弱文依榻下,六男绕床前。
饰容长可观,学语幼堪怜。
笑问我初度,云何此晏眠。
宁知阿父心,方剧膏火煎。
人生无百龄,七十古稀焉。
而我今五十,日月如驶川。
骨肉半凋谢,高堂形影连。
家贫养不继,躬耕逢歉年。
妻子常苦饥,滫瀡何能全。
俯仰多乖误,伊谁任其愆。
坐令欢爱火,化作烦恼泉。
聪明转蓁塞,疾疢故婴缠。
雅志好书诗,忧来不终篇。
旧业尽荒落,新诗那足传。
气运有翻覆,寒暑亦递迁。
宁知向此去,否往泰不旋。
自分廪受薄,荣名难比肩。
庶几安义命,无愧于古贤。
殷勤语儿曹,□也同勉旃。
问学须及时,孝爱敦自然。
顾惭衰晚姿,动失炳几先。
流浪波涛中,犹如不系船。
何当遂志意,无说地行仙。
举杯一长歌,仰盻双飞鸢。
星光犹在户,厨突巳生烟。
弱文依榻下,六男绕床前。
饰容长可观,学语幼堪怜。
笑问我初度,云何此晏眠。
宁知阿父心,方剧膏火煎。
人生无百龄,七十古稀焉。
而我今五十,日月如驶川。
骨肉半凋谢,高堂形影连。
家贫养不继,躬耕逢歉年。
妻子常苦饥,滫瀡何能全。
俯仰多乖误,伊谁任其愆。
坐令欢爱火,化作烦恼泉。
聪明转蓁塞,疾疢故婴缠。
雅志好书诗,忧来不终篇。
旧业尽荒落,新诗那足传。
气运有翻覆,寒暑亦递迁。
宁知向此去,否往泰不旋。
自分廪受薄,荣名难比肩。
庶几安义命,无愧于古贤。
殷勤语儿曹,□也同勉旃。
问学须及时,孝爱敦自然。
顾惭衰晚姿,动失炳几先。
流浪波涛中,犹如不系船。
何当遂志意,无说地行仙。
举杯一长歌,仰盻双飞鸢。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符锡的《生晨自述》,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他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描绘了初冬清晨的景象,候雁的鸣叫与远处的星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家庭的场景,六个儿子围绕在他身边,既有对子女成长的喜悦,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询问自己的生日,却因忙碌而未能及时休息,这反映了他作为父亲和家庭支柱的责任感。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提到自己已年届五十,感叹时间如流水般迅速流逝,家中贫困使得供养家庭变得困难。妻子和孩子们经常忍受饥饿,生活条件艰苦。诗人反省自己在处理家庭事务时的失误,以及聪明才智的衰退,疾病缠身。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读书作诗,追求内心的雅致与高尚。
诗中还提到了家族的衰败,旧业荒废,新诗难以流传。诗人意识到命运的起伏不定,自然界的寒暑更替,预示着未来可能的转变。他坦然接受生活的现状,认为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尊严,不愧对古代贤者的教诲。
最后,诗人鼓励子孙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培养孝顺与爱心,尽管他自己感到力不从心,但仍然希望他们能够超越自己,实现更大的志向。他以饮酒吟唱的方式,表达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同时仰望飞翔的鸢鸟,象征着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符锡通过这首诗,展现了明代士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