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得色毛披,拍按作瞋色
出处:《诗偈 其一一八》
唐 · 庞蕴
苦痛役身心,劳神觅官职。
暂得色毛披,拍按作瞋色。
口口打奴兵,声声遣拔肋。
闻道送王老,曲亦变成直。
纵令有理道,分疏亦不得。
暂得色毛披,拍按作瞋色。
口口打奴兵,声声遣拔肋。
闻道送王老,曲亦变成直。
纵令有理道,分疏亦不得。
注释
苦痛:身心的痛苦。役:驱使。
劳神:费尽心思。
色毛:这里指权势、威严。
拍按:摆出威严的样子。
瞋色:愤怒的表情。
奴兵:下属或仆人。
拔肋:形容严厉的命令。
王老:年长的尊者。
理道:合理的道理。
分疏:分辨或调解。
不得:无法实现。
翻译
身心被苦痛驱使,竭力寻找官位。暂时得到权力,表面威严实则愤怒。
口出恶言呵斥奴仆,命令严厉如同抽筋剥皮。
听说要送走年迈的王公,连曲调也变得强硬起来。
即使道理在手,也无法改变这不公的局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职场上的辛酸与挣扎。"苦痛役身心,劳神觅官职"表达了为追求仕途而承受的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磨难。"暂得色毛披,拍按作瞋色"可能是在描绘官员获得一时的荣誉或奖赏,但这种外在的装饰并不能掩盖内心的烦躁和不满。"口口打奴兵,声声遣拔肋"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官场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尔虞我诈。
"闻道送王老,曲亦变成直"这两句可能是在说即便是对权力的追求,也有时会因为某种原因(如年龄、地位等)而不得不改变初衷,从此走上一条更为直接或正直的道路。最后两句"纵令有理道,分疏亦不得"则表达了即便有一套合乎逻辑的理论或策略,在复杂的官场中也难以得到认可和实施。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生涯的刻画,展现了一种对权力、地位与人性深层次挣扎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