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抱朴子,共推古神仙
出处:《送杨腾山人》
宋 · 苏辙
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
不见杨夫子,岁晚走道边。
夜归空床卧,两手摩涌泉。
窗前雪花落,真火中自然。
涣然发微润,飞上昆崙颠。
霏霏雨甘露,稍稍流丹田。
闭目内自视,色如黄金妍。
至阳不独凝,当与纯阴坚。
一穷百不遂,此事终无缘。
君看抱朴子,共推古神仙。
无钱买丹砂,遗恨盈尘编。
归去守茅屋,道成要有年。
不见杨夫子,岁晚走道边。
夜归空床卧,两手摩涌泉。
窗前雪花落,真火中自然。
涣然发微润,飞上昆崙颠。
霏霏雨甘露,稍稍流丹田。
闭目内自视,色如黄金妍。
至阳不独凝,当与纯阴坚。
一穷百不遂,此事终无缘。
君看抱朴子,共推古神仙。
无钱买丹砂,遗恨盈尘编。
归去守茅屋,道成要有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囊钱:指财物、金钱。杨夫子:可能指代某位有学问或地位的人。
摩涌泉:可能指按摩胸口或心脏部位。
雪花落:形容冬日景象。
昆崙颠:指代高山之巅。
丹田:人体腹部脐下区域,中医认为是生命能量聚集之处。
黄金妍:形容面色如金般美丽。
至阳:指阳刚之气。
纯阴:指阴柔之气。
抱朴子:古代道教经典,作者为葛洪。
丹砂:炼丹的重要原料。
茅屋:简陋的房屋,象征隐居生活。
道成:修道成功,达到某种境界。
翻译
胸中满腹学问,不如一袋金银。再也见不到杨先生,晚年时在路边奔波。
夜晚归来,空床独卧,两手轻抚胸口。
窗前雪花飘落,仿佛真火中的自然现象。
忽然间心生微妙润泽,直冲云霄昆仑巅。
细雨般的甘露慢慢流入丹田。
闭眼内观,面色如金,光彩照人。
至阳并非独自凝聚,还需与纯阴相辅相成。
无论贫穷困顿,此道终难实现。
你看那《抱朴子》,古人皆称他是仙。
没有钱财购买丹砂,遗憾之事堆积如尘。
返回茅屋修行,大道成真需要岁月沉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送杨腾山人》,通过对杨腾山人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金钱与道术关系的思考。首句“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看似贬低金钱,实则暗示知识的价值不如实践中的财富。接着写杨腾山人即使贫穷,仍坚守道义,晚年奔波于道路,夜晚归来独自空床,表现了他的清贫与坚韧。
“夜归空床卧,两手摩涌泉”形象地描绘了山人生活的简朴,以及他对内在修炼的专注。“真火中自然”、“飞上昆崙颠”等句,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他对道家修炼境界的追求,认为真正的修为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修炼。
最后几句,诗人感慨自己无法资助山人炼丹,只能羡慕他的仙道追求,表示修行需要时间的积累,暗示了道行的深厚并非一蹴而就。整首诗寓言深刻,既赞美了杨腾山人的品格,也揭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