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孟不可作,此艺真吾师
出处:《赠眼医》
金 · 赵秉文
和扁不并世,世岂无良医。
今代王彦若,恨无东坡诗。
大弨卧壮士,积热下脑脂。
神针运斤风,此妙人得知。
君言吾有道,神视了不疑。
擘山导河流,破壁取蛟螭。
圣道如日月,浮云时翳之。
谁为补天手,刮膜施金篦。
韩孟不可作,此艺真吾师。
今代王彦若,恨无东坡诗。
大弨卧壮士,积热下脑脂。
神针运斤风,此妙人得知。
君言吾有道,神视了不疑。
擘山导河流,破壁取蛟螭。
圣道如日月,浮云时翳之。
谁为补天手,刮膜施金篦。
韩孟不可作,此艺真吾师。
鉴赏
这首诗《赠眼医》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对比扁鹊与良医,以及对当代眼医王彦若的赞誉,展现了对高超医术的敬仰之情。
首句“和扁不并世”,以扁鹊与当代医者对比,表达了对古代名医扁鹊的怀念与对当代医术的期待。接着“世岂无良医”一句,提出疑问,强调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技艺高超的医生。然后点出“今代王彦若”,直接赞扬了王彦若这位当代的眼科医生,并表达了对其医术的钦佩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大弨卧壮士,积热下脑脂。神针运斤风,此妙人得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王彦若使用神奇的针法治疗疾病的情景,将他的医术比作壮士手中的大弨(一种弓),以及能够驱散积热、如同神风一般的针法,形象地展示了其高超的医术。
“君言吾有道,神视了不疑。擘山导河流,破壁取蛟螭”这几句进一步赞美了王彦若的医术,将其比作能开山导流、破壁捉蛟的英雄,暗示他能够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具有非凡的能力。
“圣道如日月,浮云时翳之。谁为补天手,刮膜施金篦”则以日月比喻圣道,浮云象征暂时的遮蔽,表达了对王彦若能够拨开迷雾、揭示真理的期望,同时将他比作能补天的手,刮除眼膜、施以金针,暗示他能够治愈眼疾,恢复光明。
最后,“韩孟不可作,此艺真吾师”一句,以韩愈和孟郊无法创作出这样的医术来表达对王彦若医术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医术是真正的老师,表达了对王彦若医术的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彦若医术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古代名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当代医术进步的肯定,以及对医者高尚品德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