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鸺据腐鼠,仰视嚇鹓鸾
出处:《咏怀三十四首》
明 · 王廷陈
疑似不可涉,李下与瓜田。
母言出妇口,虽当未为贤。
周公功信伟,二叔反流言。
实沈与阏伯,日起寻戈鋋。
骨肉尚不免,何望他人怜。
夜玉至无因,匹夫按剑前。
鸱鸺据腐鼠,仰视嚇鹓鸾。
苟非明君子,安能弭祸端。
感彼采苓章,勖哉其舍㫋。
母言出妇口,虽当未为贤。
周公功信伟,二叔反流言。
实沈与阏伯,日起寻戈鋋。
骨肉尚不免,何望他人怜。
夜玉至无因,匹夫按剑前。
鸱鸺据腐鼠,仰视嚇鹓鸾。
苟非明君子,安能弭祸端。
感彼采苓章,勖哉其舍㫋。
鉴赏
这首诗《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由明代诗人王廷陈创作,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人性、权力、忠诚与背叛、公正与偏见等复杂主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疑似不可涉,李下与瓜田”,以“李下瓜田”这一成语典故,暗示了身处复杂人际关系中的谨慎与警惕,提醒人们在道德与名誉上要保持清白,避免嫌疑。
“母言出妇口,虽当未为贤”,通过母亲的话语,探讨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强调了言语的重要性,即使出于好意,也要审慎表达,以免造成误解或伤害。
“周公功信伟,二叔反流言”,借历史上的周公与管叔的故事,批判了权力与忠诚之间的矛盾,指出即便功勋卓著,也可能受到不公正的诋毁,强调了公正评价的重要性。
“实沈与阏伯,日起寻戈鋋”,引用古代神话中兄弟相争的故事,象征人与人之间因误解或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敌对关系,强调了理解和宽容的重要性。
“骨肉尚不免,何望他人怜”,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性的探讨,指出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可能产生误会和冲突,更不用说外人的理解与同情。
“夜玉至无因,匹夫按剑前”,通过“夜玉”这一隐喻,表达了对正义与和平的渴望,即使面对潜在的威胁,也应保持冷静与理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鸱鸺据腐鼠,仰视吓鹓鸾”,以鸟类的比喻,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以小欺大的行为,强调了高尚品质的价值。
“苟非明君子,安能弭祸端”,最后点明了只有明智且正直的人才能化解纷争,维护和谐,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