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君玉立此楼空,不复幽眠想白公全文

此君玉立此楼空,不复幽眠想白公

出处:《乐天竹阁
宋 · 董嗣杲
此君玉立此楼空,不复幽眠想白公
百尺有檐侵碧落,千竿无语足清风。
阑尖亭影流渔屋,龛面祠香托佛宫。
石琢端平丞相记,都归宝庆守臣功。

拼音版原文

jūnlóukōngyōumiánxiǎngbáigōng

bǎichǐyǒuyánqīnluòqiān竿gānqīngfēng

lánjiāntíngyǐngliúkānmiànxiāngtuōgōng

shízhuóduānpíngchéngxiāngdōuguībǎoqìngshǒuchéngōng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乐天竹阁》,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诗中以竹阁为描绘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阁的独特风貌和环境氛围。

首句“此君玉立此楼空”,将竹子比作君子,形象地写出竹阁的挺拔与空灵,暗示了竹子的高洁品质。次句“不复幽眠想白公”,借白公之名,可能暗指竹子的主人或竹的精神寄托,表达了对竹阁主人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两句“百尺有檐侵碧落,千竿无语足清风”,描绘了竹阁的高大和竹林的静谧,清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无声的故事。竹阁的檐角直插蓝天,千竿翠竹则增添了宁静与清凉。

“阑尖亭影流渔屋,龛面祠香托佛宫”一句,写竹阁周围环境的宁静祥和,竹影斑驳,渔屋倒映,还有佛宫的香烟缭绕,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禅意。

最后两句“石琢端平丞相记,都归宝庆守臣功”,点明了竹阁的历史背景,可能是某位丞相的遗迹,而这份历史的痕迹又归功于当地守臣的保护和维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阁为中心,通过描绘其环境和历史,赞美了竹子的品格,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和地方守护者的敬仰。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