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顾高实倡谋,卜筑弓河侧全文

顾高实倡谋,卜筑弓河侧

出处:《东林书院怀古
清 · 王颖锐
龟山载道南,东林遗片席。
绛帐十八年,烟雨丛荆棘。
顾高实倡谋,卜筑弓河侧
坠绪一线延,书院名仍昔。
一遵白鹿规,辩难皆心得。
性道别毫釐,此志存一息。
门外履常满,庭前雪三尺。
崔巍扇奇祸,灰飞余瓦砾。
天将丧斯文,岂复留六籍。
天未丧斯文,斯固安有宅。
国朝应昌期,鸠工命匠石。
多士讲席余,丽泽皆王泽。
虽非鲁灵光,岁寒见松柏。
明德犹在兹,登堂缅先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东林书院的怀古之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深邃。首句“龟山载道南,东林遗片席”以龟山与东林书院的地理位置开篇,暗示了书院的历史悠久与地理位置的独特。接着,“绛帐十八年,烟雨丛荆棘”描绘了书院在历经多年后,周围环境的荒凉与沧桑,但同时也隐含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顾高实倡谋,卜筑弓河侧”则讲述了书院的创建者及其选址的智慧,显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环境的选择。接下来的“坠绪一线延,书院名仍昔”表达了书院虽历经风雨,但其名声依然流传至今,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一遵白鹿规,辩难皆心得”提到书院遵循的教育原则,强调了辩论与思考的重要性,体现了学术自由与深入探讨的精神。而“性道别毫釐,此志存一息”则进一步阐述了书院教育注重细节,追求真理的决心。

“门外履常满,庭前雪三尺”描绘了书院的热闹景象,以及即使在恶劣天气下,学习的热情依旧高涨。接下来的“崔巍扇奇祸,灰飞余瓦砾”描述了历史上书院可能遭遇的不幸事件,但最终“天将丧斯文,岂复留六籍”,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担忧与对书籍的珍视。

“天未丧斯文,斯固安有宅”则展现了对文化生命力的乐观态度,即使在困难时期,文化之火也终将得以保存。最后,“国朝应昌期,鸠工命匠石”表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书院进行了修复与重建,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

“多士讲席余,丽泽皆王泽”表达了在书院中聚集了许多学者,他们的智慧与学识如同王室的恩泽,惠及四方。尽管“虽非鲁灵光,岁寒见松柏”,即书院并非像鲁灵光殿那样辉煌,但在艰难时刻,依然能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松柏在严冬中挺立。

“明德犹在兹,登堂缅先哲”总结了书院的价值所在,即它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道德修养与精神追求的殿堂,让人在其中缅怀先贤,汲取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东林书院历史与现状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知识传承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教育与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