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微踪旧是香林下,馀烬今成火宅中全文

微踪旧是香林下,馀烬今成火宅中

唐 · 皎然
常说人间法自空,何言出世法还同。
微踪旧是香林下,馀烬今成火宅中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吾知世代相看尽,谁悟浮生似影公。

注释

常说:经常说,普遍认为。
人间法:尘世的规则或道理。
自空:自然为空,没有实质。
出世法:佛教中指超脱世俗的修行方法。
还同:也同样。
微踪:细微的踪迹,此处比喻过去的修行经历。
旧是:以前是在。
香林:芬芳的树林,比喻修行的清静之地。
馀烬:燃烧后的灰烬,比喻残留之物。
火宅:佛教用语,比喻充满苦难的尘世。
后夜:深夜。
池心:池塘的中心。
素月:明亮的月亮,常用来形容清澈、纯净的月光。
春天:春季时节。
树色:树木的颜色,这里借以描绘景象。
吾知:我知道,我明白。
世代:一代接一代,指时间的流逝。
相看尽:全部看完,指世代的终结。
浮生:虚浮不定的人生,比喻人生短暂且无常。
似影公:像影子一样,形容人生的虚幻不实。

翻译

人们常说尘世的法则终归虚空,为何又言修行出世的法门同样如此。
往昔微量的踪迹留在芬芳的树林之下,而今仅余的灰烬却在火宅之中。
深夜时分,池塘中心悄然升起明月,春日里树木的颜色在悲风中摇曳。
我深知世代更迭终将消逝殆尽,又有谁能领悟这浮生如同幻影一般。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诗中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常说人间法自空,何言出世法还同。" 这两句是指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连出家修行以求解脱的人,也难免陷入相同的空幻之中。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深刻理解。

"微踪旧是香林下,馀烬今成火宅中。" 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从前的清净寺庙如同香林,然而现在却变成了充满烦恼和贪欲的“火宅”。这里的“火宅”源自佛教经典,比喻世间充满苦难。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池中倒映着清澈的月亮,但在诗人眼里,却是一种悲凉之感,因为它触发了对世事无常和生离死别的深切感受。

"吾知世代相看尽,谁悟浮生似影公。"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力,他明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没有永恒。而“谁悟”则表现出一种悲凉和无奈,人们往往难以领悟到生命如同梦幻泡影般脆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空幻与现实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苦短和佛法深邃的感慨。诗中充满了禅宗特有的意境和哲思,是一篇融合了佛教思想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