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今八月九月初,枫林隔水红凋疏
山水可乐情可娱,五亩之宅奠厥居。
清湖列嶂开坐隅,白沙峨峨烟岫铺。
崇山梅岭豁望眼,高门堇阜联襟裾。
况当春晚积雨馀,绿褥翠叠青珊瑚。
桑麻满路人意好,鸣禽上下声相呼。
迨今八月九月初,枫林隔水红凋疏。
秋场稻熟听蓬朴,小槽新酿倾真珠。
昨宵一雪飞璠玙,远山近山光凝酥。
群峰突兀不敢觑,银壁照耀天鬼涂。
千金不须买画图,丹青纵有画不如。
风景万态朝昏殊,天成此画人难摹。
蹊荒圃废几朝夕,一日筑居天赐予。
四时游观心良舒,考槃在阿归来乎。
乃歌曰:采于园兮篮有蔬,钓于水兮筐有鱼,余之弗欢兮其谁之欢欤。
又歌曰:惠风清兮出有车,芸香芬兮读有书,余之弗乐兮其谁之乐欤。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自然界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五峰之山环吾庐,五峰之水清溜渠”两句,不仅设定了一个被群山环抱、溪水潺潺的隐逸居所,而且通过“吾庐”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田园生活的自豪和满足。
接着,“山水可乐情可娱,五亩之宅奠厥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这里的“五亩之宅”可能是对理想生活空间的一种象征性的表达。
“清湖列嶂开坐隅,白沙峨峨烟岫铺”两句,则通过对湖光山色、云雾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艺术化的表达。
“崇山梅岭豁望眼,高门堇阜联襟裾”两句,展示了诗人的居所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建筑风格也颇具特色。这里的“崇山梅岭”可能暗示着春季的到来,而“高门”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象征。
中间部分,“况当春晚积雨馀,绿褥翠叠青珊瑚”等句,则描述了春末时节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这里通过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描写,以及“桑麻满路人意好,鸣禽上下声相呼”这样的细节,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田园图景。
随后,“迨今八月九月初,枫林隔水红凋疏。秋场稻熟听蓬朴,小槽新酿倾真珠”等句,则转入了秋季的描绘。这部分通过对秋天收获、酒酿和自然界渐入秋色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于四季更迭中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昨宵一雪飞璠玙,远山近山光凝酥。群峰突兀不敢觑,银壁照耀天鬼涂”几句,描绘了一场突然降临的雪景,以及诗人对这一自然奇观的赞叹。这部分通过对雪后的山川变幻的细腻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尽变化的敬畏之心。
“千金不须买画图,丹青纵有画不如”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认为自然景色远胜过任何人工绘制的画作。这是对自然美的最高赞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艺术创造的一种态度。
“风景万态朝昏殊,天成此画人难摹”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认为大自然所绘制的画卷,是任何人力无法复制的。
最后,“蹊荒圃废几朝夕,一日筑居天赐予。四时游观心良舒,考槃在阿归来乎”等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选择隐逸生活的一种自我肯定和满足。这里通过对过去选择的回顾,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深刻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热爱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这样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但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