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能滞言义,于世作津梁全文

何能滞言义,于世作津梁

出处:《柴紫庵贻庸上人
明 · 区怀瑞
擘壁久禅定,不知春草黄。
锡前断人迹,天外闻空香。
海藏真乘少,花宫历劫忙。
何能滞言义,于世作津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静修中的心境与环境,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首句“擘壁久禅定”,以“擘壁”形象地描绘了僧人长时间静坐禅定的情景,暗示了修行的艰苦与持久。接着“不知春草黄”,则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反衬出僧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即使外界季节更迭,内心依旧保持平静。

“锡前断人迹,天外闻空香”,进一步渲染了禅修环境的清幽与神秘。锡杖之前,人迹罕至,象征着僧人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世界的纯净。而“天外闻空香”,则借由远处飘来的香气,暗示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体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与和谐。

后两句“海藏真乘少,花宫历劫忙”,将视角转向了佛教的教义与修行场所。在广袤的海洋中,真正的佛法传承可能稀少;而在繁花似锦的宫殿中,尽管历经沧桑,修行者依然忙碌不息。这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对佛法传播与修行实践的深刻思考。

最后,“何能滞言义,于世作津梁”,点明了诗人的感慨与目的。在言语与道理的束缚下,如何能够真正理解并实践佛法,为世人搭建通向精神世界的桥梁?这不仅是对僧人修行境界的赞叹,也是对如何将佛法普及于世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僧人静修生活中的禅意与智慧,以及诗人对于佛法传播与实践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启发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