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黄溪营五亩,堂连梧竹水环蕖
出处:《次韵答李九仙山中见寄》
明 · 李流芳
从誇日帽与天梳,独享知君且愧予。
道力未能甘混俗,野情终是爱幽居。
已谙世上悠悠态,不学空中咄咄书。
早晚黄溪营五亩,堂连梧竹水环蕖。
道力未能甘混俗,野情终是爱幽居。
已谙世上悠悠态,不学空中咄咄书。
早晚黄溪营五亩,堂连梧竹水环蕖。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次韵答李九仙山中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首联“从夸日帽与天梳,独享知君且愧予”以夸张的手法,将日帽比作天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与自省。
颔联“道力未能甘混俗,野情终是爱幽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坚持自我,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这里“道力”指道德力量,“混俗”则是指融入世俗生活,而“野情”则代表了诗人对自然、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颈联“已谙世上悠悠态,不学空中咄咄书”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洞察,以及对空洞无物的批评。通过对比“悠悠态”与“空中咄咄书”,诗人强调了自己对真实、深刻事物的追求,而非表面的虚浮与空洞。
尾联“早晚黄溪营五亩,堂连梧竹水环蕖”展望了诗人未来的理想生活场景——在黄溪边营建五亩之地,周围有梧桐竹林环绕,池塘中荷花盛开。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也预示了他将在此过上与世隔绝、宁静致远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表达了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