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言不悟言,自笑趁块尨
出处:《三和寄潘歙州》
宋 · 梅尧臣
昔固闻陆海,今复有潘江。
文章吞时英,光芒瞻星降。
如游太室阳,仰见玉女窗。
高才生大国,试政来远邦。
道傍一相顾,冰壶临瓦缸。
逸骥美丰肉,老䍽惭瘦腔。
藻咏答下俚,玉铃锵宝幢。
寻言不悟言,自笑趁块尨。
终知将门豪,射雕常贯双。
文章吞时英,光芒瞻星降。
如游太室阳,仰见玉女窗。
高才生大国,试政来远邦。
道傍一相顾,冰壶临瓦缸。
逸骥美丰肉,老䍽惭瘦腔。
藻咏答下俚,玉铃锵宝幢。
寻言不悟言,自笑趁块尨。
终知将门豪,射雕常贯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固:从前。陆海:比喻人才众多。
潘江:比喻才思丰富。
文章:指诗文。
光芒:形容文章的光彩。
太室阳:太室山的阳光,象征崇高。
玉女窗:比喻高尚或神秘的事物。
大国:强大的国家。
试政:初次执政。
道傍:路边。
冰壶:比喻人的品行高洁。
瓦缸:比喻简陋的环境。
逸骥:骏马。
老䍽:老乌鸦,比喻人衰老或才能衰退。
藻咏:诗文。
玉铃:比喻优美的声音。
块尨:比喻愚钝的人。
将门豪:出自将门的英雄。
射雕:古代射箭技艺,这里比喻箭术高超。
贯双:连续命中两个目标。
翻译
从前听说陆海之才,如今又见到潘江涌现。他的文章如同时代精英,光芒璀璨如星辰降落。
仿佛游历太室山的阳光,仰望中看见了玉女的窗户。
在大国中诞生的才华横溢之人,初次尝试治理远方的邦国。
路边相遇,他如冰壶般清高,面对粗陋的瓦罐。
骏马丰满而逸态,老乌鸦却因瘦骨伶仃而惭愧。
他的诗文回应平凡百姓,如玉铃撞击宝幢般响亮。
探索言语的深意,却发现自己陷入困惑,自我嘲笑如土块间的尨犬。
最终明白,出身将门的英雄,箭术精湛,常能连发双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三和寄潘歙州》,通过对潘歙州才华横溢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首句“昔固闻陆海,今复有潘江”以陆海比喻潘歙州的文才如大海般深广,潘江则源自典故,形容其文思泉涌。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潘歙州的文章才华如同星辰降临,犹如在太室山阳仰望玉女窗,形象生动。
诗人称赞潘歙州是出自名门的高才,他被派往远方任职,即使在简陋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与粗俗相对。接着通过骏马与老鷃的对比,进一步强调潘歙州的才华出众。诗人以自己的诗作为回应,虽不如对方华丽,但仍尽力而为,自嘲之余也表达了对潘歙州的钦佩。
最后两句“终知将门豪,射雕常贯双”以射雕英雄比喻潘歙州的豪迈和精准,寓意他在政务上也能表现出卓越的能力。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梅尧臣对潘歙州的赞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