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处士真健者,斫削不使形神完
出处:《千尺雪歌》
清 · 赵怀玉
支硎右转峰高攒,峦光如画侵眉端。
中有元精在山骨,六丁呵护谁相残。
凡夫处士真健者,斫削不使形神完。
手提刚斧向出截,砉然天地开奇观。
神灵骇走造化泄,银河泻出流人间。
青天飞雨夏飞雪,无风不断声潺潺。
萧然冷色上须鬓,到此始信山称寒。
匡庐面目安可识,余波往往惊尘寰。
嗟我衣尘满十斛,枕流洗耳缘终悭。
何当更招听雪伴,疏帘清簟过经年。
中有元精在山骨,六丁呵护谁相残。
凡夫处士真健者,斫削不使形神完。
手提刚斧向出截,砉然天地开奇观。
神灵骇走造化泄,银河泻出流人间。
青天飞雨夏飞雪,无风不断声潺潺。
萧然冷色上须鬓,到此始信山称寒。
匡庐面目安可识,余波往往惊尘寰。
嗟我衣尘满十斛,枕流洗耳缘终悭。
何当更招听雪伴,疏帘清簟过经年。
鉴赏
这首清代赵怀玉的《千尺雪歌》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山川景象。首句“支硎右转峰高攒”,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势的陡峭和连绵。接着,“峦光如画侵眉端”形象地写出山色之美,仿佛直入眼帘。
诗中提到“元精在山骨”,暗指山中的灵气,被六丁神守护,暗示着神秘与神圣。诗人赞美“凡夫处士真健者”不畏艰难,敢于挑战自然,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砉然天地开奇观”描绘了砍削山石带来的震撼场景,仿佛天地为之变色。
“神灵骇走造化泄,银河泻出流人间”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雪水如银河倾泻,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青天飞雨夏飞雪,无风不断声潺潺”,通过对比和比喻,描绘了夏日雪景的奇特和声音的持久。
“萧然冷色上须鬓,到此始信山称寒”表达了诗人身处其中的感受,寒冷而清新。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常在此地洗涤心灵,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遗憾,期待能有朝一日与知音共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山川景色与人的感受巧妙融合,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