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
出处:《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期不至》
唐 · 崔涂
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
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
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
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
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
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伊涧松:伊水边的松树。莲宫:莲花盛开的宫殿,可能指寺庙或清净之地。
藓色:苔藓的色彩。
前朝雨:过去的雨水。
秋声:秋天的风声。
长闲:长久的清闲。
暂赏:短暂的欣赏。
禅栖者:修禅的人。
翻译
青翠的伊涧松树,被移栽到了莲花宫中。苔藓的颜色还残留着昨夜的雨水痕迹,秋风吹过,带来半夜的瑟瑟声。
长久的清闲恐怕难以实现,短暂的欣赏也难以共享。
比不上那些在此修行的人,他们可以相伴直到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林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和感慨。诗人以"青青伊涧松"开篇,既点明了时间的流转,也映衬出松树的常绿与时光的变迁。"移植在莲宫"则是对这棵松树被重新安置于一处名为莲宫的地方进行描绘。
接着,诗人笔触轻拂过"藓色前朝雨",通过对过去降雨遗留下来的青苔的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沉淀和自然界的静谧。"秋声半夜风"则营造出一种深夜听闻秋风的声音,给人以空寂之感。
然而,诗人的心境并非完全沉浸于这宁静的景致中,他在"长闲应未得"一句中流露出对久居山林生活的向往,而"暂赏亦难同"则表达了即便是偶尔来此,也很难与这份宁静产生深刻的共鸣。
最后,诗人以"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结束全诗,这里所谓的"禅栖者"指的是那些长期居住在山林之中的修行者。诗人的自我位置与这些长久定居于此的人相比,更显得自己的游历性和孤独感。同时,"老此中"也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以及个人与自然界之间微妙的情感纽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他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