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行乐立西风,多听秋声耳欲聋
出处:《晚立接泥渡边》
宋 · 董嗣杲
逍遥行乐立西风,多听秋声耳欲聋。
供世难分心力异,浮家易感古今同。
小花糁渡遗晴蓼,碎叶填津积冷枫。
博望有槎撑不去,岸头横卧树心空。
供世难分心力异,浮家易感古今同。
小花糁渡遗晴蓼,碎叶填津积冷枫。
博望有槎撑不去,岸头横卧树心空。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秋风中独自站立于泥渡边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逍遥之感。"逍遥行乐立西风",诗人以轻松自在的姿态面对秋风,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多听秋声耳欲聋",秋风吹过,落叶沙沙作响,声音虽大却并未扰人心绪,反而增添了诗意。
"供世难分心力异",诗人感叹世间纷扰,难以全心投入俗世事务,心境与世俗有所区别。"浮家易感古今同",尽管生活漂泊不定,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跨越了时空,与古人相通。
"小花糁渡遗晴蓼,碎叶填津积冷枫",这两句细致描绘了渡口的景象,落花飘落在晴朗的蓼草上,落叶堆积在冷寂的枫林间,营造出一种凄清而静美的画面。
最后两句"博望有槎撑不去,岸头横卧树心空",诗人借博望之槎(传说中的木筏)表达自己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只能在岸边静观,心中空明,寓含了对人生无常和超脱的哲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风、渡口的景色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超脱境界的追求。